论坛 | 英语学院召开第三届英华青年学者论坛

发布时间:2023-06-09 15:21:38

2023年5月13日,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第三届英华青年学者论坛在上海外国语大学松江校区国际教育中心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为“文学与科学”,邀请了国内知名院校的青年学者共同探讨如何在文学研究中从人文的维度描述技术时代的生活体验。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院长王欣在开场致辞中指出,上外英语学院英华青年学者论坛旨在为国内外青年学者搭建学术交流平台,以促进思想碰撞,智慧传播和心灵启迪。她希冀在本届论坛中,青年学者们的交流碰撞能引发更多深刻的思考,推动文学与科学的发展。

随后,参会学者们依次做主题报告。

北京大学英语系纳海的论文《维多利亚小说中的医学话语:历史·文本·方法论》梳理了中世纪以来文学传统中医生形象的塑造,突显维多利亚小说在这个方面的重要转变;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徐曦的论文《无线电与传心术:二十世纪早期英语小说的科学想象》关注了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的无线电技术和当时颇具争议的传心术(Telepathy),探讨了二十世纪早期英语小说中对无线电与传心术的再现与想象;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张丽文的论文《用于教育的爱丽丝小说》以刘易斯·卡罗尔的《爱丽丝漫游奇境记》系列小说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卡罗尔如何在其作品中区分科普和文学,认为卡罗尔与教育出版业的互动体现了小说与教育作品的复杂关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语言文化学院王冬青的论文《发明“四大发明”:启蒙时期欧洲的中国科技想象》追溯了“四大发明”论从启蒙运动到清末变法的知识历程,并探讨了“四大发明”论所包含的全球现代性的结构性矛盾;中山大学国际翻译学院周星月的论文《推辩转基因:转向生态共生的杂交后人类》着眼于唐娜·哈拉维的《卡密尔的故事》,探讨了哈拉维通过将人类和其他物种的基因交融作为推辨的起点,展示了一种混杂共生的核心理论。

针对每位参会者的报告,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苏耕欣教授和北京大学英语系纳海副教授分别进行了精彩中肯的点评。

主题报告环节

(左右滑动以查看更多)

嘉宾点评环节

在下午的圆桌讨论环节,北京大学英语系姜清远和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肖一之两位主持人和与会学者一起探讨了“人工智能时代的写作”和“科技时代的文学想象”两个议题。与会学者们针对一系列问题展开了积极的研讨,例如“我们是否已经进入人工智能时代?”,“哪些行业可能会被替代?”,“语言和思维哪一个更早出现?”,“科学和文学的不同思维模式”等。

最后,本次论坛负责人肖一之发表闭幕词,感谢与会者的参与和研讨,并期待与大家有更多的合作与交流。


相关推荐 换一组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第三届英华青年学者论坛在上海外国语大学松江校区国际教育中心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