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英华青年说 | 2022“致远计划”实践项目总结(上)

发布时间:2023-05-26 15:42:05

为以实际行动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回应总书记对中国青年的殷切期望,担当起民族复兴大任的历史使命,聚焦党的二十大之后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聚焦乡村和城市发展中的热点问题,通过社会观察和亲身实践,深入开展社会服务和社会调查,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形成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成果,上海外国语大学开展了以“青春奋斗·行稳致远”为主题的2022“致远计划”实践大赛。本次致远计划实践大赛中,英语学院共有29个项目顺利结项,其中有3个项目荣获校级一等奖,5个项目获得校级二等奖,18个项目获得校级三等奖,3个项目获得校级优秀奖。

本期推送将围绕“科技文化创新”和“人民城市建设”主题,分享15组项目团队的优秀社会实践成果。

#01

“记忆的味道”传统文化译述与传播实践——音乐舞蹈篇

项目负责人:鲜琦

指导老师:李秀秀

团队其他成员:卓诗莹,邓澍来,孙如一,余廖洁,陈楚珩,牟家慧,刘慧,周晓月,俞昊

获奖情况:校级一等奖

项目简介

“记忆的味道”项目从2020年起步,现已推出五季人文系列分享。经过两年打磨,项目逐渐形成以中国七大方言区为主线,说中文、译英文、讲方言,用语言助力世界读懂中国故事的项目模式。本次“记忆的味道”项目以“音乐舞蹈篇”为第五季主题,带领138名传统文化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前往中国七大方言区,探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音乐与传统舞蹈项目的文化魅力,以实地体验与新媒体联动的方式,用英语和方言讲述非遗文化背后的故事。


#02


播客里的非遗记“译”——以上海市金山区为例


项目负责人:朱怡琦

指导老师:孙麟

团队其他成员:徐斐然,鲍湘宜

获奖情况:校级二等奖


项目简介

结合“双语”优势开展非遗记译,主要以上海市金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内容,制作相关双语播客(Podcast)节目。节目从朱泾花灯会着手,关注其历史渊源、花灯制作、花灯会等方面,并通过文案撰写及修改、双语录制、邀请国外友人访谈等形式,最终作品在喜马拉雅、Bilibili等国内外平台上发布呈现,由此以传播文化、提高认知度,探索优秀传统文化国内外传播的新路径。

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03


多模态话语分析下澳中汉语教材的中国形象建构对比研究


项目负责人:温妍瑜

指导老师:杨滢滢

团队其他成员:陆涵,赵超敏

获奖情况:校级二等奖



项目简介

本研究结合不同理论视角,即Faircough(1992)的CDA三维话语分析理论和Kress & Leeuwen(1996)的视觉语法理论框架,延展了现有的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框架(张德禄,张珂,2022),以此构建了一个更加多维、立体的多模态话语分析综合框架。该框架有利于把不用模态所体现的意义统合起来,分析它们是怎样共同协作,创造出一个完整语篇,由此分析教材中图片资源与文字资源的互动过程以及偏见展现,从而丰富批评话语的分析模式,以更全面的视角分析教材内容的形象建构。这种跨领域的研究理论结合为澳中汉语教材中的中国形象建构对比研究提供更加全面的分析视角,多方位揭示其具体表现和呈现特征。


#04


关于无障碍卫生间在各城市公共区域使用情况及改进方法的调查研究


项目负责人:周琰童

指导老师:曹原

团队其他成员:金艺佳,庄乐一,张余

获奖情况:校级二等奖



项目简介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做好残疾人工作、发展残疾人事业作出重要部署,指出要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提高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而随着电动轮椅等科技的普及,残疾人、腿脚不便的老年人出行量在近年有明显的增长,因而对公共空间中的无障碍卫生间需求更为迫切。本项目小组以此为切入点,以四个成员所在城市为研究对象,深入探究无障碍卫生间在各个公共空间的建设使用情况,并以残疾人群体的真实需求为导引,以使用反馈为指标,反应现今无障碍卫生间存在的问题,剖析原因,并寻找解决的方法。


#05


女书:汉语文字奇迹的文化传承与传播路径


项目负责人:黄至吉

指导老师:李欣

团队其他成员:宋心语,郭静含,殷柔埼

获奖情况:校级二等奖



项目简介

本项目采用文献调查、社会调查、访问调查等方法,就女书的文字形式、文化内涵及其在国内外的传播现状展开调查研究。同时发掘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特殊文字系统的成功传播案例,并以此为参考,结合女书的独有特点,探究适合女书的传承方法与传播路径。最后将研究成果与实践结合传播女书文化。


#06


“身边的中医药,与世界的中医药”——多语种+中医药文化&非遗中医药文化宣传与推广项目


项目负责人:曾荻雯

指导老师:蒋金蒙

团队其他成员:黄昕妍、沈景歆、夏遒扬

获奖情况:校级三等奖


项目简介

本团队以“中医药”为主题,让人们更好地了解中医药文化,深入探究中医药的非遗技术,并进行介绍与普及,从而更好地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开展非遗传承。本团队也充分结合小组组员各专业特色,以多语种+的形式推广中医药文化,让中国人发现身边的中医药,也让中医药走向世界。小组以微信公众号为主要载体,致力于用双语对中医药文化进行传播与发扬,抛砖引玉,引起同学们对中医药的兴趣并进行自主学习与资料查询。公众号主要围绕中医药与全球、校园中的常见中医药材、非遗中医药技艺以及中医药趣味Q&A进行内容的创作与发布,在关注量与阅读量上获得一定成果,在一定范围内有效地传播了中医药知识,引起了同学们对中医药的关注。



#07


记译年味非遗


项目负责人:刘宸旭

指导老师:曹原,刘焱

团队其他成员:吕妍彦,房恺悦,刘一,何永杰

获奖情况:校级三等奖



项目简介

不知从何时起,过年的仪式感越来越弱,童年时那份对春节的期待,好像已渐行渐远,遗失在成长的路途中。屋檐下挂着大红的灯笼,孩子们嚷着闹着要穿新衣,夜里还要守岁许愿望…… 只可惜这些充满温情与年味的情节,如今都被冰冷的电子产品所取代,令人唏嘘不已。这次,我们聚焦身边的年味非遗文化,试图用自己的力量带动身边的人,唤回曾经的美好……

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08


以《原神》中云堇为例探索中华传统戏曲文化的继承和传播


项目负责人:肖楠

指导老师:王雅婵

团队其他成员:曹书欢、刘焱

获奖情况:校级三等奖



项目简介

在新中国的语境之下,如何讲好中国故事,继承并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戏曲在当今时代逐渐式微,新兴的娱乐方式似乎取代了传统的娱乐方式,然而在思考戏曲传承的问题时,这两者并非对立,在《原神》云堇角色上反而体现出相辅相成的良性影响。因此,此研究以《原神》云堇为切入点,通过对云堇人物设计以及游戏内pv《神女劈观》中传统戏曲元素进行分析,从对内传承和对外传播的角度,探讨了戏曲在当今时代继承与发展的新逻辑。


#09


回顾与展望:进博会的五年

项目负责人:孟亿微

指导老师:周小舟

团队其他成员:陈若希

获奖情况:校级三等奖



项目简介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创举。它直接拉动了贸易增长,缩小了贸易顺差,根本服务于我国和世界各国经济的长远发展。2022年是进博会的第5年,国际国内资源在对接中碰撞出了更多新业态、新模式,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在新形势下,本项目通过回顾过去的五年,总结其中的经验,来谋求进一步的创新发展。本项目采用数据分析、社会调查等多种研究方法对进博会进行初步的总结与展望。


#10


全民健身计划—社区健身设施使用率现状调查及运动指导


项目负责人:郑怡琳

指导老师:李凌姝

团队其他成员:苏子若、赵子绮、潘婧、陈宇嘉、潘子宜、奘哈尔、秦嘉硕、洪俊斌

获奖情况:校级三等奖



项目简介

社区健身设施是城市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可以提升人民群众的身体素质。在走访调查中,我们发现许多社区都已经配备了一定的健身设施,但是群众不了解健身设施的使用,还有部分群众认为健身设施是专门给老年人用的。我们小组基于此,创建社区健身指导科普类型的公众号,主要内容有介绍各个设施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针对不同年龄段人群运动安排的建议等,希望通过我们制作的科普公众号,能让更多的人走近社区健身设施,增强身体素质。



#11


上海浦东新区“海绵城市”建设研究


项目负责人:王翊新

指导老师:孙麟

团队其他成员:朱怡琦,吴恩绮,章宏韵,宁思

获奖情况:校级三等奖



项目简介

本项目以上海浦东新区为例,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中“海绵城市”建设的要求,了解国内外“海绵城市”建设现状,学习、借鉴国内优秀“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的建设经验,为上海“海绵城市”建设提出若干建议。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像海绵一样,能够适应各种天气情况、弹性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海绵城市”在保护生态的条件下,能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海绵城市”是对传统排水系统的一种减负和补充,对城市建设颇有意义。


#12


宝山区“社区小助理”大学生防疫志愿者服务功能转化调研


项目负责人:孙霓

指导老师:李秀秀

团队其他成员:无

获奖情况:校级三等奖



项目简介

为探索大学生防疫志愿者的服务功能转化之道、助力青年与社区城市共同成长,本项目以上海市宝山区大场镇为个案,对团镇委申书记进行了访谈,归纳出三条大学生防疫志愿者服务转化的可行路径:(1)丰富志愿服务场景;(2)结合职业生涯发展;(3)打破社区禀赋限制。最后,基于访谈结果与自身社区实践经历,提出了三点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的相关思考:(1)建立进入机制,强化就业归属;(2)探索深化路径,培养长效方案;(3)加强沟通合作,提供显性资源。本项目与一线工作者进行交流,希望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社区治理,获得联结感、归属感;呼吁更多社会力量支持大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



#13


清茶译话——地方茶艺非遗文化双语传播


项目负责人:刘丹琳

指导老师:王雅婵

团队其他成员:倪亦淇、苏毓晨、李楚雪、周奕旸

获奖情况:校级三等奖



项目简介

“清茶译话——地方茶艺非遗文化双语传播”是基于新媒体平台,专注于中华传统茶文化双语传播的线上推广项目。团队成员结合自身专业知识,深入学习并了解国内不同地区的特色茶文化,以“双语”形式,传播推广有关茶文化的传统故事,普及相关知识,扩大传统茶文化的国内外影响力,推动中华传统茶文化的传承与新发展。


#14


守护青山绿水,打造美丽家园,绘就美丽中国


项目负责人:丹增卓嘎

指导老师:廖莹文

团队其他成员:达娃兰泽

获奖情况:校级优秀奖



项目简介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在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求,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天蓝、气净、水清、土肥、山绿,一定会在环境质量、环境平衡和环境充分发展上提出更高要求。生态文明建设需要青年学生的积极投入。对拉萨河旁环境的治理保护活动,加强了每位志愿者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意识与参与意识,营造了保护河湖的良好氛围,展现了志愿者良好的精神风貌。环保活动也是宣传环保意识,呼吁社会都来关注身边的环境,强化自己的文明意识,保护祖国的每一片领土,守护祖国的每一片绿水青山,打造美丽的家园,绘就美丽的中国。



#15


互联网+:新时代新途径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项目负责人:杨蕊嘉

指导老师:蔡佳颖

团队其他成员:郭祎萱,张凡

获奖情况:校级优秀奖



项目简介

我国饮食类非遗代表性项目众多,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然而很多人对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知之甚少,甚至还存在许多误解。我们的项目目的就在于在社会调查的基础上,通过现代化的媒体传播手段,创办多语种社交平台账号,向外国友人们讲述包含中国饮食器具、餐桌礼仪、地理风光、人情世故在内的“吃的门道”,让老祖宗流传下来的饮食瑰宝广为人知,借此使饮食类非遗项目得到更有效的传承和保护,帮助它们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青年一代不怕苦、不畏难、不惧牺牲,用臂膀扛起如山的责任,展现出青春激昂的风采,展现出中华民族的希望!

下期项目展示将聚焦“体悟红色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敬请期待!


相关推荐 换一组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2022“致远计划”实践项目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