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领航定向 科教协同赋能地方高质量发展
西安培华学院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作为第三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全国高校 “双带头人” 教师党支部书记 “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陕西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现有 28 名正式党员,其中14人具备高级职称。支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一条主线、三个目标、四项重点任务”,在强国建设中积极作为,推动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
图1
党建领航:织密联建网络 筑牢发展根基
西安培华学院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始终将政治建设置于首位,坚持党建引领,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七个有力”建设要求,不断强化党组织的政治功能与组织功能。
为提升党员教育成效,支部构建了多元学习体系,严格把控党员日常教育质量。创新推出“师生共同学、校企携手学、党团联动学” 等联建联学机制,并每月定期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将主题教育与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实际工作紧密结合,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促进党建与业务工作同频共振、协同发展。
在党建联建方面,支部积极拓展合作版图,与临潼气象局党支部、光明路社区党支部、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党支部、西京学院党支部等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共建关系。通过相互交流、经验共享,实现党建资源的高效整合与利用。全国样板党支部书记毛莉君教授积极参加全国第 294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骨干示范培训班以及陕西省教育系统党员干部培训班,不断拓宽视野、提升格局,为支部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图2
同时,支部高度重视教研室在教学中的关键作用,将党员教育和理论学习深度融入计算机和电子通信类工程专业及学科建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专业荣获省级一流专业,计算机网络通信等 6 门课程入选省级一流课程。胡亚维在第五届全国高等学校青年教师电子技术基础讲课竞赛中荣获国家级二等奖,并获评陕西省“五一巾帼标兵”;邢瑞芳在陕西省大学数学课程教学创新竞赛中斩获一等奖。一系列成果的取得,显著提升了“三全育人”的质量和成效。
图3
教育服务:点燃强国引擎 培育时代英才
在知识经济蓬勃发展的当下,教育服务的重要性愈发凸显。西安培华学院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党员以“强国行”专项行动为引领,实施“英才培育计划”,为学生精心规划培育路径,创新教育理念、内容与方法,着力提升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支部以网络安全微专业为突破口,致力于解决大学专业设置与产业用人需求的匹配问题,促进学生跨学科知识融合,增强就业竞争力。同时,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开展“强国行”送教上门活动,为韩城市烟草专卖局、金隅智汇(陕西)供应链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开展计算机应用技能培训,赢得广泛认可,为校企协同发展搭建了坚实桥梁。
图4
科技赋能:勇做创新先锋 激活发展动能
秉持“科技赋能、创新驱动”的理念,西安培华学院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扎实推进“强国行”专项行动,深化产学研融合。聚焦企业技术需求,支部签订133项产学研合作项目,获取经费1849万元,构建起“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产业应用”的完整闭环。
图5
教师团队在科技创新领域成绩斐然。教师罗艺闯团队在第八届中国创新挑战赛(西安)中,凭借创新方案成功签约研发项目,为企业战略规划提供智能决策支持。全年实现2项成果转化,转化经费15 万元。杨树蔚老师团队为南京思特激光应用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微小型高分辨显微光谱测量系统已实现量化生产。赵增辉教授立项甘肃盛百森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企业营销活动宣传业务管理软件的开发横向课题,到账金额50万元。
此外,支部建成 “智能检测技术联合研究中心”,打造双创新团队,形成“平台支撑+团队攻坚+项目牵引”的创新体系,将科技创新势能转化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为产学研协同创新树立了优秀样板。
实践育人:加速铸魂育人 塑造时代新青年
西安培华学院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紧扣“实践育人”主线,依托“强国行”专项行动,深化校地协同。与40余家企事业单位建立联动机制,组织近2000名学生深入基层一线开展实习、见习,锤炼学生专业技能,培养担当精神。教师党员和专业社团积极参与专业分享、学科交流、赛前指导和赛事培训,助力专业赛事成绩在省内名列前茅。2024 年,学科竞赛共获奖218项,获奖学生达 645人次。
图6
借助专业社团和实践载体,支部打造“科技下乡”“技能科普” 等品牌活动,将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孵化 10 余项创新创业项目,形成“学用贯通、知行合一”的育人生态。支部党员教师指导的“蒲公英”科普实践服务队和“智芯”青年红色文化宣讲队连续多年获评全国优秀团队。通过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实践活动,在基层服务和岗位历练中,提升学生团队协作能力与社会责任感,实现专业技能与价值观塑造并重,为培养新时代应用型人才注入强劲动力。
图7
展望未来,西安培华学院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将持续推进“强国行”专项行动部署,发挥“双带头人”工作室引领作用,以学科建设为核心,创新工作机制,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德技并修的新时代应用型人才,助力学校发展,为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