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党建引领能源报国 产教融合育才兴疆——新疆理工学院能源化工工程学院教师党支部

发布时间:2025-03-24 12:07:32


新疆理工学院能源化工工程学院教师党支部依托自治区一流专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和新疆新能源与储能技术重点实验室建设,深入落实育人机制。党支部整合5个专业38名青年教师党员(其中高级职称7人),与阿克苏工业园区、新疆兴发化工等企业共建4个校企协同育人基地,开展煤基新材料、光伏储能等多项技术攻关。通过“十百万”科普工程,组建10支党员科技服务队,赴阿克苏地区各县市乡镇开展“三下乡”科普活动40余场。聚焦阿克苏地区油气化工产业需求,与中泰金晖等企业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近三年为南疆能源企业输送百余名毕业生。学院2023年获批自治区“新能源与储能技术科普基地”,形成“党建引航-学科攻坚-科普赋能-人才扎根”的特色路径,切实将边疆高校党建势能转化为服务新疆“十大产业集群”建设的创新动能。

党建引领强根基,机制创新促发展,思想铸魂聚合力。党支部大力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联动疆内外高校建立联学共建体系,构建常态化学习机制,分层分类开展党章党史、党的二十大精神等专题学习,将理论学习与能源安全战略等国家重大部署紧密结合。坚持制度治党,严格落实支委会议事规程,建立党建与教学科研双融双促决策机制,形成组织生活与教学研讨、科研例会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以案例教学、现场研学等形式,增强组织生活吸引力,着力实施“双培养”育人计划,重点加强青年教师政治引领和业务锻造,推动党员发展与人才培育同频共振。年内培育的党员骨干中涌现出多名自治区级科技人才,实现党建与人才建设协同发展。同时,依托校内外平台发布党建动态,形成“理论学习-实践锤炼-成果转化”闭环管理,推动党员教师在科研攻关、产教融合等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边疆能源化工学科发展注入红色动能。

图片1

1  能源化工工程学院教师党支部开展“爱心拔草,情满种植园”主题党日活动

图片2

2  与温州大学开展“跨域联动,协同发展”联合主题党日活动

教育服务提质量,科教协同育人才,双创驱动显成效。支部立足“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自治区一流专业,深化“传帮带-建团队-促转化”人才培养机制。依托“能源与化工”自治区教学示范中心,发挥合盛硅基材料产业学院效能,共建实践教学体系,组织13名银龄教师、5名高层次人才与青年教师结对指导,联合特聘教授、援疆教师等“2+5”人才开展教学理念研讨、课程设计优化等活动40余场,全年开展教学示范课12次、教学能力培训20场。建成《化工原理》《工程热力学》2门自治区一流课程,开发“化工制图”等6门校企共建课程,支部教师获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国赛二等奖1项,省赛奖项6项。推动专业优化布局,申报“能源环境系统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2个新专业并通过教育部备案。构建“导师指导-竞赛锤炼”育人模式,组建学生科创团队,指导学生获国家级奖项3项、省部级奖项15项,申报大学生创新项目42项,形成“课程建设-产教融合-竞赛育人”培养闭环。

图片3

3  学院教师参加第三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荣获全国“三等奖”及新疆赛区“一等奖”

图片4

4  学院教师参加第四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荣获全国“二等奖”及新疆赛区“特等奖”

科技赋能强产业,平台攻坚促转化,边疆发展增动能。党支部紧密围绕国家“双碳”战略以及边疆能源产业的实际需求,构建“院士工作站-重点实验室-校企平台”三级科研创新体系。积极推动李家明院士工作站落地运行,为“新疆新能源与储能技术重点实验室”成功获批自治区重点研发平台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携手行业企业共同建立校企联合实验室,组建“下一代储能材料”、“能源资源绿色循环”等党员科研突击队,聚焦新能源材料制备、光伏储能系统优化等关键技术领域,开展技术攻关。

图片5

5  李德仁院士参观新疆新能源与储能技术重点实验室

图片6

6  李家明院士指导李家明院士工作站

实践育人强根基,产教融合促就业,扎根边疆担使命。为培养新时代实践创新型人才,党支部积极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2024年,组织党员教师赴阿克苏各县市、库尔勒、吐鲁番等地调研,精准对接区域重点产业需求,与阿克苏地区生态环境局温宿县分局、新疆中泰金晖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等20余家单位签署校企战略合作协议,构建起涵盖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技术研发攻关、实习实训保障的全维度合作框架。重点打造新疆中泰金晖能源实践基地、国宇生物质炭技术中心产教融合平台,形成“实践型”培养模式,全年对接400余名学生进入新疆巨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阿克苏三峰广翰环保发电有限公司、新疆腾宇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新疆正易龙农资有限公司、阿克苏友联纺织印染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实习实践,提升学生在新能源材料研发、现代农业技术应用、纺织印染工艺优化等产业中的专业能力提升。

图片7

7  学生在阿克苏友联纺织印染科技有限公司开展认识实习

图片8

8  学生在新疆腾宇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开展认识实习

科普服务惠民生,思政融合树品牌,边疆育人践初心。党支部秉持“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构建“专业引领、党员示范、校地协同”的科普服务体系,依托学院重点实验室与科普基地资源,聚焦“十百万”科普工程(十支队伍、百场活动、万人次覆盖),组建以教师党员为核心的专业团队,面向阿克苏地区克孜勒镇、阿依库勒镇、依希来木其乡等乡镇中小学生,系统开展涵盖电池原理、有毒物质识别、易燃易爆防范、食品安全检测、有机合成演示、化学反应观察、生活现象解答、新材料应用、生物多样性认知等科学领域的科普服务。科普过程中创新采用理论讲解、实验操作与成果展示相结合的三维教学模式,指导青少年开展水质检测、光伏发电、生物显微观察等科学实践,成功培育“青少年绿色能源科学素质提升夏令营”特色项目。在深化校地合作中,团队充分发挥化学、材料、生物等学科优势,开发了多个沉浸式科普项目,构建起从科学启蒙到实践探究,再到素质提升的育人链条。

图片9

9 在依杆其乡中学开展科普活动

图片10

10 物理化学实验原理讲解


责任编辑:尹绪文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以“党建引航-学科攻坚-科普赋能-人才扎根”为路径,将边疆高校党建势能转化为服务“十大产业集群”建设的创新动能。
    热度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