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育人】石工学子前往云南省鲁甸茨院田园庄园开展实地调研

发布时间:2021-09-14 18:00:02

实践队员于田园庄园合照 吴博轩摄

“与鲁甸乡约,和山水同醉。”为进一步深入了解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状况,探寻生态庄园经济对乡村振兴的辐射带动作用,8月26日,石油工程学院鲁甸行实践队一行到达云南省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茨院田园庄园开展实地调研。

古朴气派的庄园门楼,绿荫环绕的生态鱼池,独具特色的奇瓜异果,品茗小憩的凉亭长椅,来往谈笑的各地游客……这些是实践队员们踏入茨院田园庄园的直观体验。在这里,庄园经理杨发明接待了实践队一行。跟随他的脚步,队员们来到了果蔬种植和采摘基地。“我们这里种植了苹果、桃子、火龙果等多种水果,每年八九月份都有许多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体验农林采摘之乐”,杨经理介绍到。这些水果产品除了旅游消费,还通过与其他公司合作等渠道外销,获得巨大的经济收益,庄园每年总产值达800万,对鲁甸县经济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参观途中,实践队员们注意到在葡萄棚区劳作的农民。据杨经理介绍,在这里工作的多是当地农民,他们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将土地使用权出租给庄园,同时还从事庄园内农业生产活动,藉此获得土地租金和就业收入。“这种‘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模式为当地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一步步迈向共同富裕,这种发展模式也可为条件相似的其它乡村提供经验借鉴”,实践队员闵昌荣感慨到。“但庄园的发展模式也需要根据实际状况进行动态的调整”,杨经理指向前面的“田园婚庆宫”说到。2020年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国内旅游业被迫按下“暂停键”。“新冠疫情对我们的经营发展产生了很大冲击,因为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式,庄园的客流量大大减少,即使是2021年‘后疫情时代’,游客数量依旧不容乐观。”针对此种状况,杨经理向实践队员们介绍了庄园未来发展策略的调整转变,一方面充分利用庄园内自然环境和场地优势,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将园区打造成为鲁甸最大的婚庆基地;另一方面则将园区作为企业或政府机关的培训基地,提供团建活动、特训野营等用地。除了这两大方向以外,企业还积极引进经营、管理、营销、宣传等各方面的人才,促进园区经营管理更加规范化。“政府把我们这边作为‘休闲旅游基地’,未来规划在我们周边建立物流园区、工业园区、扶贫搬迁安置点等,这也使得当地人居住地离就业地更近,上下班更加便捷,田园庄园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茨院田园庄园调研之行对我们来说是一次有趣新奇的体验,这里各个园区以及观光休闲点都充满着当地的独特的自然和文化特色。这种农旅结合的发展模式在我国的许多山区同样具有借鉴价值,这些可供借鉴的点也是我们此行最大的收获。”实践队长张欢在调研结束后深有感触。

“山不在高,绿色成荫;水不在深,游鱼成群;和谐自然,人类福音。”茨院乡的悄然变化,为乡村农旅等产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生动的范例,注入新的活力。本次实践活动有助于队员们深入了解规划建设田园、庄园、果园、工业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有助于促进一三产业融合发展,探索乡村振兴的可借鉴路径。

相关推荐 换一组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为深入了解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状况,探寻生态庄园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8月26日,学院鲁甸行实践队一行到达云南省开展实地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