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帆远航:经济学党支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系列活动

2025-07-10 16:12:34

起航:深化理论武装 坚定理想信念的一堂党员大课

2025年6月10日“师生党员同上一堂课”专题。

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经济学党支部全体党员齐聚学院路校区学术报告厅,学习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的建设教研部副主任祝灵君教授作题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专题报告。报告从“党风问题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以自我革命精神全面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三个方面展开,结合生动鲜活的案例,深刻解读了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及其对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作用。

祝灵君教授从历史维度、理论维度和实践维度三个层面,系统阐述了党的作风建设的发展脉络和时代内涵。他指出,从延安整风运动到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作风建设始终是我们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法宝。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中央八项规定破题开局,推动党风政风焕然一新。祝教授结合典型案例,深入剖析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现实表现和严重危害,强调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

党员大课学院路合影

                                  “师生同上一堂课”经济学党支部党员教师合影

报告会上,支部党员全神贯注,认真记录。大家纷纷表示,祝教授的讲解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深度,既有历史纵深感,又有现实针对性,对基层党员深化思想认识、强化行动自觉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特别是报告中关于“作风建设重在抓常抓细抓长”的论述,让大家深刻认识到,作为高校教师党员,必须从教学科研的每一个环节做起,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小事严起,真正把作风建设的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续航:传承红色基因 砥砺初心使命的一场校史教育

2025年6月12日中国政法大学校史展参观。

此次参观不仅让教师们深入了解了学校的发展历程,更深刻体会到了学校在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深厚积淀和卓越成就,特别关注了学校发展过程中的红色基因、特色鲜明的法学人才培养体系以及新时代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项目。

系列活动4重拼

                                         经济学支部参观中国政法大学校史展

步入校史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与学校红色基因相关的部分。从建校初期开始,中国政法大学便肩负起为新中国培养法治人才的重要使命。学校的历史不仅是法学教育发展的缩影,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高等教育事业不断前进的真实写照。早期的法大师生积极参与革命斗争,投身于新中国建设,他们的故事通过珍贵的历史照片、实物展品等展陈生动再现。这些内容不仅展示了学校在不同历史时期如何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还彰显了学校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

随后,大家参观了展示学校探索构建特色鲜明的法学人才培养体系的部分。多年来,中国政法大学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优化课程设置,致力于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感的法治人才。通过一系列图文并茂的展览,党员教师们了解到学校如何结合国家需求,逐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法学教育体系。

校史馆参观拼图(3格)

                                             青年党员教师接受校史教育

在校史馆的另一侧,重点展示了新时代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项目的成果。中国政法大学在党建方面一直积极探索新模式,努力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通过实施“师生党员同上一堂课”等创新举措,学校不仅增强了党员教师的思想政治觉悟,也有效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特别是在当前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背景下,学校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强调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及其对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作用。这一系列措施不仅提高了学校的党建工作水平,也为其他高校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

今年的校史馆主题是“寄予厚望 承载未来”,这不仅是对学校未来的美好期许,也是对每一位党员教师的激励。通过此次校史馆参观活动,大家更加坚定了作为党员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今后的工作中,他们将继续传承和发扬学校的红色基因,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宗旨,将党的作风建设要求融入到日常工作中,不断提升自我,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大贡献。

远航:凝聚思想共识 激发奋进力量的一轮精神升华

2025年6月10日、6月13日、6月25日“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系列讨论。

本轮交叉大讨论同时也是经济学支部涵盖的经济系、企业史研究所、金融系三个基层教学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党员同志们结合党课学习与校史体悟,立足本职岗位,展开深入交流。邓达老师指出,本次党课谈到了党风党纪建设,我们作为高校教师,必须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党纪严于国法,我们党员教师要以更高标准要求自己,坚定理想信念,筑牢思想防线。一方面,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持正确价值导向,另一方面,在科研工作中,坚决抵制学术不端、师德失范等行为。今后要以优良党风带动教风学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黄立君老师强调,党的作风建设关系到人心向背,事业成败。对国家和政党如此,对学校和学院也一样。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要想推动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必须以优良作风为基础,以人为本,为广大师生办实事,办好事,创造良好的教学科研环境,让教师们可以心无旁骛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巫云仙老师进一步提出,我们党十分重视党风问题,因为这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早在1942年,毛泽东同志就在《整顿党的作风》谈到党的作风问题;1981年党的历史《决议》提到党风建设问题;党的十八大对党的作风做了重要论述。这是为什么?一是党的作风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关系党的形象,如果党员都像焦裕禄同志那样,就能树立好的形象。但十八大以来,一段时间以来,党组织在作风方面存在不少问题,习总书记将此总结为“四风”问题--新时期的作风问题,包括: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股风必须要遏制。二是党的作风关系人心向背;三是党的作风决定党和国家事业的成败。因此,各级党组织必须以自我革命精神,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作为普通党员,要从自身做起,要从身边的小事做,严格遵守党的八项规定,为改进党的工作作风做出自己的贡献。

胡继晔老师谈到,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以来,自己作为老党员,通过系统学习和实践感悟,深刻认识到这项制度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中的重要意义。结合自身教学、科研工作实际,首先,深刻认识八项规定的政治内涵:八项规定是新时代作风建设的“第一刀”,以“小切口”推动“大变局”,体现了党中央以上率下的政治担当。每条规定都直指“四风”问题要害,如调研要求“轻车简从”破除形式主义。其次,胡老师谈到实践中的具体感悟,如调研工作更重实效,如赴资阳调研数智康养工程;文风会风明显改善,更多时间用于科研、教学,实地解决问题;廉洁自律成为习惯,严格执行差旅标准等。第三,深化落实的思考:要警惕“疲劳综合征”,防止整改问题反弹回潮。第四,自我改进承诺,对照规定检视自身,仍存在一定问题,下一步将每月进行问题分析、每季一次整改回头看。最后,胡老师总结道:八项规定不是五年十年的阶段性要求,而是需要永远坚守的铁规矩。

陈明生老师表示,听了专家的讲座,深刻理解作风建设的重要性。我党一直重视作风建设,而且越是加强作风建设的时期,就是我们的事业发展越好的阶段。当前我国面临一系列国内外挑战,也面临重大战略机遇,更应加强作风建设,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朱晓武老师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谈论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与AI语料库建设的认识:语料库是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关键。未经对齐的人工智能可能存在危害人类的价值观,产生AI“幻觉”并扩散,这使得AI实际上并没有任何连贯的价值观,进而可能会进行各种捏造,严重影响AI的使用。通过学习《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我下一步研究人工智能价值观提供了新的思路,即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到AI语料库建设,通过建立宪法AI,对AI进行伦理审查。从政治和法律的角度对AI产品进行伦理审查——“道德体检”,就像手机出厂前要过安规测试一样。监管不是要束缚AI,而是给技术装上方向盘,探索“发展+治理”的平衡机制。

周敏丹老师提出,“师生党员同上一堂课”专题学习深刻阐述了党的作风建设是党的形象塑造之基石与灵魂。优良的作风不是空洞的口号,它是党的宗旨信念在日常行动中的具体凝结,是党在人民群众心中形象的鲜活投影。党的形象在本质上就是作风的外化呈现——每一名党员在思想、工作、生活中的点滴言行,最终共同汇聚为党的整体面貌与精神气质。身为一名高校教师党员,更应该注重自身的党性修养。高校是培育青年、传播思想的关键阵地,我们教师的作风与形象,其影响已远超个人范畴。我们治学的严谨、为人的正直、对事业的忠诚、对学生的关爱,皆为党的形象在具体岗位上的微观折射。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自觉与责任感,在教书育人的日常中自觉锤炼党性,以优良作风立德树人,以务实行动与崇高品格,为党的光辉形象增添属于教育者的那一份纯粹与光彩。

熊柴老师谈到自己通过参加党的作风建设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专题学习,深刻认识到作风建设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制定和落实八项规定则是中央推进作风建设的切入口,解决了新形势下作风建设抓什么、怎么抓的关键命题。学习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作为高校党员教师,我们必须坚决反对“四风”,从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等多方面不断加强自身作风建设,以优良作风为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张毅来老师也分享了自己的学习心得:这次党课主题是:“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决定党和国家事业成就”,全面学习了党中央对全党党风廉政建设的指示和精神,感触很多。其中课上在讲到党在长期执政中面临“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时,介绍了习总书记对全体党员的重要警示:“我们要清醒看到,党员干部中容易出现承平日久、精神懈怠的心态”。我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感到,我们也应长期警惕这种懈怠心理,杜绝面对教育科研工作难点绕道而行,面对学生关爱不足、钻研劲头减弱等懈怠情绪。三尺讲台系国运,一灯烛火照丹心,在新时代立德树人征程上,我们必须永葆攻坚克难的锐气与担当,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坚持奋斗,唯有如此,才能不负党的重托。

胡历芳老师谈到:在本次党课学习中,我深入学习了焦裕禄同志在担任兰考县委书记期间,为了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而制定的“十不准”纪律规定。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焦裕禄同志纪念馆时曾说,“八项规定”受到“十不准”启发。胡老师认为,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任何一名共产党员都要严格约束自身行为,否则浪费贪腐将会悄然蚕食着党和国家已有的建设成就。作为新时代的共产党员,应当在工作、生活的各个环节上严于律己、防微杜渐,不能有丝毫的特权思想和腐败行为,同时还要多干实事、多做贡献,清廉和实干结合起来才能出成绩。

成福蕊老师也分享了她的学习心得:当前我国处于向中等收入国家跃升的爬坡阶段,根据全球历史经验,这个阶段是国内外各种社会矛盾频发的阶段,很多国家未能突破中等收入陷阱的魔咒。党的作风建设是中国立于不败之地的政治保障,为此,中央提出八项规定等具体精神。作为党员教师,肩负着为国育人的责任,更要从我做起,言传身教。坚持正确的行为规范,保持优良的生活作风,公正、廉洁、敬业,常怀敬畏之心,无愧于职业初心。

李伯尧老师指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这是2025年党建工作的重点任务。“师生党员同上一堂课”的专题学习让我深入体会到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的重要性。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风险越大、挑战越多、任务越重,越要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越要把中央八项规定这张“金色名片”擦得更加明亮。中央八项规定不是五年、十年的规定,而是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最后,我们一定能以党的好风气好形象保障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齐勇老师表示,参加完学习以后,决心努力工作,争取先进,把各项工作做好。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重新学习《资本论》和毛泽东同志建国以后的一些理论著作,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认识进一步提高和加深,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为学校的工作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曾江老师表示通过党课学习,她对于党性、党风、党纪之间的有机联系有了更深刻的认知。作风问题并不仅属于“私德”范畴,而是党性问题,既决定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又引领社会风气走向。作为一名在教育领域工作的党员,未来应不断提高思想觉悟、深化理论学习,在工作中务实进取,在生活中正直勤俭,密切联系群众,并在教学过程中提倡积极求真、团结奋斗的良好学风。

司海平老师提到:参加“同上一堂课”的党员培训学习后,我深刻体会到作风建设不仅关系到党的形象,更直接影响着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通过学习党的历史,特别是延安整风运动等优良传统,我更加理解了作风建设对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意义。在实际工作中,我切身感受到只有坚持实事求是、真抓实干,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同时,叛徒蔡孝乾的案例给人以强烈的警示教育,我进一步认识到廉洁自律是党员必须坚守的底线。当前,作风建设正在向纵深发展,我们必须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持续改进工作作风。今后,我将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在教学以及科研等实践工作中的实际行动,在日常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用实干担当彰显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为推动党风政风持续向好贡献自己的力量。

孙玉哲老师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通过本次党课学习,我深刻认识到党的作风建设是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根本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强调必须以自我革命精神持续推进作风建设。作为党员,我们要继承党的优良传统,时刻保持清醒,坚决抵制不良风气。作风建设不是一时之功,而是需要长期坚持的实践。我将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用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宗旨,为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贡献力量。

赵文睿老师表示,作为一名党员教师,通过参加中国政法大学组织的“师生党员同上一堂课”活动,我深刻体会到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性。祝灵君教授结合生动案例,从党风与党的生死存亡的关系、自我革命精神在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中的作用以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解读。这次学习激励我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融入课堂,以身作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特别是要对照党的作风建设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格要求自己,改进学风教风,精心打磨每一堂课,严谨对待每一项研究。

支部书记张弛老师对本次党员教育活动进行了总结。她指出,全体党员教师应重新认识到党风廉政建设如何在细微末节处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决定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细节打动人心”,如党员大课讲义中晒出的总书记2012年底在河北阜平考察时的晚餐菜单、在福建古田同基层代表共进的午餐等等,让在座的党员同志们深受“党员干部应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说到做到,承诺兑现”的震撼。“细节决定成败”,党的干部腐化不仅损害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失去人民群众的信任,更会影响到党的事业、国家安危乃至改变民族复兴进程。触目惊心的反面案例振聋发聩,不断引发我们作为一名普通党员和党务工作者的深思。我们深刻地体会到,越是和平年代越要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因为每位教师肩上都承载着引领、塑造下一代的重任。


支委扩大学习八项规定参观合影

                              经济学党支部党员骨干学习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系列活动

20256月中旬起,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经济学党支部为加强全体党员对党的作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增强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组织开展了包括:党员大课现场学习、校史馆参观以及党员交流讨论三个模块在内的专题学习系列活动。事实证明,此举为探索“党建+教育”融合发展的新路径,推动党员学习常态化、实效化,努力打造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党员队伍,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责任编辑:赵文睿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2025年6月中旬,经济学党支部组织党员大课现场学习、校史馆参观以及党员交流讨论三个模块在内的专题学习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