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00后大学生开启方言传承的青春实践

2025-06-25 15:24:24 杜诗宇 严柔 侯金金 周智豪

当夜市的霓虹灯与方言童谣的韵律交织,一场关于方言传承的青春实践正在湖州织里镇振兴夜市上演。近日,由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10余名00后大学生组成的青春力量赋能方言传承实践团队,以方言为纽带,在振兴夜市搭建起 “流动的文化课堂”,通过沉浸式互动游戏形式,让年轻人在烟火气中重拾乡音记忆,为文化振兴注入鲜活力量。

图片1

快滴策夜饭,不然要饿’这句融合方言的造句,让我突然听懂了奶奶常说的‘’原来是‘厉害、严重’的意思!” 一位参与 “方言词语造句大挑战” 的 00 后学生笑着分享。在振兴夜市的方言互动区,团队设计的 “街头方言口头禅大搜查”“方言词汇猜猜乐” 等游戏吸引了数百名市民驻足。

图片3

图片4

          团队成员杜诗宇介绍,他们将文档中记载的 “瓦力瓦过”“白蚁舌” 等特色词汇转化为趣味词云,参与者词后需在 15 秒内结合现代生活场景造句。除游戏外,团队邀请湖州本地用方言献唱《小燕子》《数鸭子》等童谣同步开启的线上直播画面中,当熟悉的乡音透过音响与直播间弹幕共振时,不仅现场年轻市民跟着哼唱,更吸引名网友通过屏幕参与 “方言歌词接龙”,形成跨越空间的跨代际文化共鸣。

图片5

为深度挖掘方言背后的文化基因,团队同步开展 “老人口述方言俗语” 采集活动。在社区82 岁的张阿婆用方言讲述 “百坦”(慢慢来)的农耕文化渊源,这些内容被整理成音频档案,未来将纳入团队计划制作的方言活态图册。方言里藏着稻作工序术语、市井生活智慧,这些都是数字化时代需要留存的‘文化密码’。

图片6

图片7

据统计,为期3天的夜市活动吸引了众多民众参与,收集方言俗语上百条,方言使用调研问卷回收1153份。

当最后一缕夜市灯光熄灭,团队成员整理着满墙的方言互动留言。“妈妈教我的第一句方言是‘歪栽’(虾)”“原来‘小孩’在湖州话里叫‘小巴戏’”…… 这些稚嫩的笔迹与成熟的思考交织,勾勒出一幅乡土文化在青春手中焕发生机的图景。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这群 00 后正以方言为舟,载着文化自信驶向更广阔的天地。

图片8


责任编辑:茅淑桢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00后大学生在湖州夜市开展方言传承活动,以游戏、直播等形式赋能文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