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典型”(十):我不想给组织和子女添麻烦

2021-03-07 18:07:46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鼓励全校大学生在实践中深入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坚定理想信念、担当时代使命,由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主办、江西师范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生宣讲团承办的“学四史,践初心”宣讲实践活动全面拉开序幕,为及时展示青年大学生在基层宣讲实践的风采,特设立“寻典型、悟初心”专栏。

今天讲述的是团员李亚婷的宣讲故事。

微信图片_20210305163232.png

“照顾老婆子是我应该做的事,换位思考一下,如果生病的人是我,她也会像我照顾她一样来照顾我的………”

江西省会昌县文武坝镇民和路1号是一栋老房子,院内一棵参天古树,静静扎根几十年,见证了一对普通夫妻的爱情故事。住在这里的是会昌县总工会的退休干部、今年80岁的王必盛爷爷。2月5日,正值南方小年,宣讲团成员李亚婷和志愿者张鸿伟一同走进这座老房子,拜访了全国道德模范王必盛爷爷,聆听他的感人事迹,感受他的朴素情怀。

王必盛和妻子刘桂淑在大学校园相识相恋,婚后一直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但天有不测风云,1996年、1997年刘桂淑接连两次突发脑溢血,虽多次住院治疗,效果仍旧不理想,以致半身瘫痪。后来病情进一步加重,妻子的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妻子患病后,王必盛一边上班,一边料理妻子的日常生活,退休之后,他更是在家全天候照顾妻子。“必须我亲自照顾她,花钱雇人护理她的生活是不行的,我不放心。”王必盛这样说道。为方便观察妻子病情变化和身体康复情况,王必盛从妻子患病开始就坚持记录妻子的病情,自制“病例”写了厚厚8本,里面详细记录了妻子每天的脉搏、血压等身体情况,服药种类、时间以及当天天气等信息。王爷爷坚持照顾妻子23年,在当地成为一段佳话。在他的悉心照料下,妻子没有生过一次褥疮。“有他在,我就很踏实。”尽管身体没有恢复,但对生活很乐观。王爷爷对生病瘫痪的妻子不离不弃,23年如一日的照顾与陪伴,展现了人间最美的爱情。

23年的坚守,源自于王爷爷对妻子深深的爱恋,也源自于他对自己党员身份的认知。“普通党员就要尽可能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每个党员把自己的小事做好了,整个国家的事情就做好了。各行各业的事情做好了,国家的正能量就多了。我不想给组织和子女添麻烦,这样他们就有更多的精力去做好他们自己的事情。”“一个家庭不管谁的身体出了问题,另一方都要全心全意地照顾好,每个家庭的老人安定了,子女们工作也安心,整个社会才能更加和谐。”宣讲团成员李亚婷问爷爷如何看待2017年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的荣誉,王必盛爷爷回答:“这不是我一个人的荣誉,是大家的荣誉,非常感谢组织和社会上的关心和支持。对待这份荣誉我一直很珍惜,现在老婆子已经走了,不管她活到多少岁,我都会一如既往地服侍她,这是我应该做的事。”作为一个丈夫,王爷爷主动承担起了照顾妻子的责任,坚持了23年;作为一名党员,王爷爷带头做表率,用付出和坚守展现了人间的真情大爱,用实际行动弘扬了社会正能量。王爷爷朴实的话语中,透露出一位丈夫对妻子的真情依恋,也彰显了一位老党员“做好自身‘家务事’,不给组织添麻烦”的责任与担当。

微信图片_20210305163238.png

“当代大学生应当集中精力学好知识、学好本领,多关心国家大事,为将来走向社会贡献力量。”王爷爷这样鼓励当代大学生。王爷爷二十几年如一日照顾妻子,他用默默无私的付出坚守爱情的信念,用细心的照料和用心的陪伴诠释了对妻子忠贞不渝的爱情。在了解王爷爷的感人事迹之后,团员李亚婷深刻地体会到了一名老党员所发挥的先锋模范作用,他用自身的先进事迹感召群众,弘扬良好道德风尚,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新时代文明风尚的倡导者和引领者。

通过此次的采访,团员李亚婷认识到,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我们应该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社会正气,树立道德新风。王爷爷的感人事迹犹如一面旗帜,引领着新时代的青年人不断向前,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图片

图文 | 宣讲团

编辑 | 马院研会宣传部


责任编辑:夏广林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寻典型”(十):我不想给组织和子女添麻烦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