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信院校友朱君豪老先生
“王永才”班授旗仪式
“王永才”班全体士官生宣誓
王永才青年时期
生病期间坚持抗洪,用身体堵住激流。
南报网讯(通讯员 南信苑 记者 谈洁)2019年10月24日下午,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初心故事”系列活动之一——王永才班授旗仪式在该校举行。朱君豪、陈金余两位老校友受邀讲述了该校1961届杰出校友王永才同志从一名普通学子、教师成长为一位英勇牺牲在抗洪抢险一线的模范战士的心血历程,为南信院师生讲授了一堂不负初心方得始终、砥砺前行才可致远的动人思政课。
南信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施泽波发表了深沉而感人的致辞。学校精神从未磨灭,南信烙印根植于心。“王永才同志是在南信院历史中成长起来的先进典型,是我们学校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为人民财产安全献出生命的优秀人民子弟兵”。施书记在讲话中希望全体师生能够以王永才同志为榜样,明确初心与使命的担当,能够将个人的未来与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希望紧密联合,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78岁的高龄,60年的记忆;南信院校友朱君豪老先生走上舞台时,看了眼为他准备的椅子,轻声的说了一句“我想试试站着讲”,便挺着颤巍的身躯,站在了发言席前,一段尘封的历史,一位英雄的生平,如数家珍,娓娓道来。
“王永才给我的一个印象是朴素与孝顺”。王永才同志在学校的时候是学生干部,在学习上积极帮助同学,一次带领学生来到车间劳动实践的机会,我与他相识。进入三年级后,他作为优秀学生代表被选拔留校,在拿工资以后依旧是穿着打补丁的衬衫,在生活中经常穿打补丁的衬衫。我曾提醒他去买两件新衬衫,然而王永才只是笑笑,说只要衣服干净,打个补丁就可以了。事后我才了解到王永才来自贫苦的农村,每次发工资以后都把工资寄回了家里。
“我和王永才都是六二年参军的,印象最深的就是送行的那天哭声盖过了锣鼓鞭炮声”。王永才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应征入伍,那一年他不满22岁。“王永才同志在部队里听党指挥、服从命令,人缘特别好,立过三等功”。只有理想信念坚定的人,才能始终不渝、百折不挠。不论风吹雨打,不怕千难万险,坚定不移为守护初心而奋斗。
“王永才同志牺牲时,我在外执行任务,并不知道。当我返回部队听此噩耗时,我呆住了”。1964年2月1日,安徽省寿县瓦埠湖畔的瓦西干渠因连日雨雪,上游三个水库同时开闸放水,水位猛增,致使保义水电站附近堤坝决口,正在当执行军农生产任务的王永才同志所在的特务连全体指战员闻讯后,立即赶到决口现场,与当地政府和群众一起抢堵。当时王永才同志正生病在身,他仍带头扛草袋,急着抡重锤打桩。在军民共同努力下,决口即将合拢了,水流更急,翻滚的洪水把划草袋一个个卷走,同时两根木桩也被冲断,整个决口工程面临着被洪水冲垮的危险。王永才同志不顾个人安全,奋不顾身地跳入水中,手扶木桩,脚踩草袋,以自己的身体堵住激流洪水,利用堵口使合拢决口顺利完成。就在这时,一股急流突然袭来,他手扶木桩被大水冲断,王永才同志和草袋一起被洪水卷入洪水之中,不幸光荣牺牲。在救助人民生命安全时,他付出了生命代价。在凶猛洪水面前,是什么让王永才毫不犹豫地献上了自己的生命?是深深根植在他心中的共产主义信念,是牢牢印刻在他骨子里的解放军战士的报国壮志。
王永才同志牺牲后,为了纪念和表彰王永才同志勇于为人民服务的革命精神,1964年6月6日,国防部颁布命令,特追授王永才同志为“模范战士”,并命名其生前所在一班为“王永才班”。这是整个68军在和平建设时期获得的由我军统帅部颁发的最高奖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我们缅怀英烈就是为了更好地践行初心使命。当南信院校党委书记王丹中坚定地将一面印有“王永才班”的旗帜递给士官学院火箭通信1702班级代表时,一个时代的精神从南信院中开始传承,生生不息。“我们守护的不仅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士官学院王永才班士官生代表范家郡同学进行表态发言时讲到。英烈为我们创造了美好生活,更激励我们向着未来奋勇前行。让我们向王永才同志致敬,向那些为我们现在美好生活实现而流血牺牲的英雄们致敬。践行初心使命,最好的方式就是在英烈感召下,不断校正自己的人生航向,拼搏奋斗、矢志奉献,用奋斗书写出彩的青春华章,用实践去描绘美好的青春蓝图。
随后“王永才班”的全体士官生宣誓:“我将传承与守护王永才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学习,刻苦训练;砺剑南信,矢志军营;以心中的强军梦,支撑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场师生深受鼓舞,用热烈的掌声致敬英雄。
授旗仪式的最后,全体士官生同唱《强军战歌》,在气势恢宏的歌声中体会王永才同志作为一名南信校友、作为一名部队士兵的初心与担当。新的征程,新的起点,全体师生将继续传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先烈的革命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共同书写更加辉煌、璀璨的南信篇章。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