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龙 | “文学经典导读系列沙龙”第二讲回顾

发布时间:2022-04-03 13:41:47

3月24日,英语学院举办了“文学经典导读系列沙龙”活动第二讲。主讲人孙璐老师以“时代的挽歌、跨时代的经典”为主题,以《了不起的盖茨比》作者菲茨杰拉德的个人经历为起点,进而通过介绍此书的出版、接受与阐释,探讨它为什么是一曲“爵士时代”的挽歌与跨时代的世界文学经典。

村上春树曾表示他遇到的最重要的小说就是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理由是:“它描述了在那个理想年代,梦想破灭后,绝望的人们是如何表现的。这对我来说,是个很重要的主题。”20世纪末,美国兰登书屋在百年英语文学长河中选出一百部最优秀的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高居第二位,并被多次搬上银幕和舞台,足见其在美国乃至世界的广泛影响力。然而这部现世普遍承认的文学经典,在其出版的近二十年内都处于边缘化的状态,它背后跌宕起伏的故事与它对于当下时代的描写,以及跨时代的预言密切相关。

了解作品书写的时代背景与作家的个人经历为我们深入理解作品提供了一面透镜。菲茨杰拉德的小说创作有着很强的自传倾向,他的大部分小说都以自身生活经历为蓝本,或是出于他个人对人生的情感体验,或是包含了他自己人生经历中的一部分。他以自己的现实生活为基础,通过写作细致地描画自己所处的时代和社会风貌,从而真实地再现了“爵士时代”。

“爵士时代”是美国历史上一个短暂而特殊的时期,指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1919年到美国经济大溃败之前的1929年这十年。传统的清教徒道德已经土崩瓦解,享乐主义开始大行其道,用菲茨杰拉德自己的话来说,“这是一个奇迹的时代,一个艺术的时代,一个挥金如土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嘲讽的时代。”这个时代的一个关键词是所谓的“飞女郎”。回溯到20世纪20年代,1920年是美国第一波女权主义运动的收官之年,美国宪法修正案正式赋予了女性投票权,女性的解放意识空前增强,开始争取与男性同等的权利。因此,菲茨杰拉德也在他的作品中有意无意地创造了非常多的新女性形象,被他称之为“飞女郎”。另一个时代关键词是“禁酒令”。同样是在1920年,在妇女运动盛行与宣扬禁欲主义的背景下,美国国会立法颁布了禁酒令以降低犯罪率。然而禁酒令的颁布,反倒造成了私酒泛滥,很多人通过贩卖私酒疯狂敛财,小说主人公盖茨比就是其中之一。

盖茨比并不如题目所言是一个完美或是伟大的人,他在道德上被苛责、被指摘的污点不可否认。然而,在菲茨杰拉德的极具张力的笔触下,透过叙述者尼克的视角,他是神秘与谎言、天真与执着、自律与犯罪的矛盾综合体,他的“了不起”并不是一种绝对意义上的伟大,而是综合了人性的光芒和灰暗,进而成就了这本书的伟大之处。《了不起的盖茨比》已经超越时代的局限,拓展为人类共享的世界文学经典。这也是该书初版与再版销量惨淡,却在二战美国参战后,被印成小开本寄往美军前线后销量大涨的原因。《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同是一战军官的盖茨比的爱情故事打动了士兵,使他们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

《了不起的盖茨比》篇幅并不长,译成中文之后只有12万字,可是这部小说所承载的意义远远超出了通常这么长的篇幅所能承载的。这部出版于1925年的小说创作于爵士时代最鼎盛的时期,菲茨杰拉德立于时代之中,却又超脱于时代。它几乎成为一个时代的寓言,一个有关“美国梦”的寓言。由于菲茨杰拉德本人也热情洋溢地投身到这个时代的灯红酒绿之中,他敏锐地感觉到了这个时代对浪漫的渴求,以及表面的奢华背后的空虚和无奈,并在他的作品中把这些情绪传神地反映出来。在他的笔下,那些出入高尔夫球场、乡村俱乐部和豪华宅第的上流社会的年轻人之间微妙的感情纠葛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他们无法被金钱驱散的失意和惆怅更是无处不在。他的作品经常以年轻的渴望和理想主义为主题,因为他认为这是美国人的特征;他的作品又经常涉及感情的变幻无常和失落感,因为这是那个时代的人们无法逃遁的命运。

文学可以回溯过去,也可以预见未来。时代的船帆奋力向前,而文字所承载的力量却如同浪潮奔流不歇,将读者推回过去,联系了过去与现在、现在与未来,也促成了我们与一百年前的《了不起的盖茨比》和菲茨杰拉德的一场对话。在最后的答疑环节,同学们踊跃发言提出自己在阅读中的困惑与问题,孙璐老师也耐心地逐一给予了解答。

“文学就像炉中的火一样,我们从人家借得火来,把自己点燃,而后传给别人,以致为大家所共同。”本次“文学经典导读系列沙龙”活动,通过导师引领细读文学经典,希望同学们利用这个“云阅读”模式,传递经典阅读的火种,感受文学经典的魅力。

相关推荐 换一组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文学经典导读系列沙龙”第二讲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