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 | 上外,我心灵的原乡

发布时间:2025-06-24 15:18:16

上外,我心灵的原乡

过雯燕 

1997届上外英院英语1班 


    欣闻英语学院正面向广大校友征集校友会会徽设计佳作,我难抑心中热忱,毫不犹豫地呈上了两幅精心构思的作品。创作间隙,恰似一把钥匙,轻轻开启了我记忆深处那扇对母校眷恋不已的大门,往昔在校园的点点滴滴,如璀璨星辰般在脑海深处熠熠闪烁,思念之情也随之决堤奔涌。


    我与上外的羁绊,早已深深融入生命的脉络。那四载春秋不仅是我最快乐的时光,更是灵魂得以滋养的黄金岁月。在那里,我邂逅了初恋的悸动,也收获了此生最珍贵的友谊。


    追溯这份情缘,早在高中时代就已埋下种子。每日午间,我都会乘一站公交专程前往上外食堂用餐。这座校园于我而言,犹如第二个家园——母亲是1964届的校友,父亲又在此执教多年。我熟稔每栋教学楼的轮廓,每条林荫小径的走向。最难忘的是校园西点房飘来的奶油香气,父亲常带回的奶油拉花和拿破仑蛋糕,至今仍萦绕在记忆的味蕾。唯一遗憾的是,那两片本可挥洒青春汗水的网球场和游泳池,在我入学前夕被改建。为此,我精心准备的高中毕业礼物——一副崭新网球拍,终究未能如愿在母校的场地上挥动。


即便家住咫尺,我仍坚持住校,渴望挣脱母亲的羽翼。这份自由让我得以全心体验校园生活的每一分美好:在紫藤花下初尝爱情的甜蜜,在宿舍夜谈中淬炼友谊的真谛。大二起,我在英语培训中心兼课,月入五百至八百元的“巨款”,让爱美的我每月都能添置新装。那些对着镜子试穿新衣的午后,是独立带给我的最初喜悦。


    毕业季的离别最是刻骨铭心。目送室友们陆续离开,我成为最后守望空荡寝室的人。与挚友们的毕业合影里,我努力绽放笑容,却掩不住眼底的落寞。所幸岁月未曾冲淡这份情谊,如今每逢归国,我们仍会相约重聚,在茶香饭暖中重温青春。


    这份对上外的眷恋,既是血脉里的传承,更是自我生命的延续。校园时光给予我的,远不止是专业知识:第一次心动的忐忑,集体生活的磨合,勤工俭学的历练……这些与书本同样珍贵的成长,已成为人生最丰厚的积淀。尽管后来职业道路另有方向,但上外赋予我的精神底色始终未改。每当梧桐叶落时,那片红砖绿瓦的校园,永远是我心灵的原乡。

19a4ab5429c5c09dd59f334be80abc5b

图1过雯燕(左二)在美组织校友活动 图2 过雯燕(后排左一)在英语系老教学楼前合影


文案 过雯燕 

排版 | 刘昕玥

编辑 | 高立新

审核 | 秦立鹏


相关推荐 换一组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上外校友过雯燕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