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教务处支部委员会以“推动师德师风建设走深走实”为主题召开支部委员会会议,会议由党支部书记刘宁主持。
一、第一学习专题
刘宁同志领学《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她表示,要聚焦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等重要论述,结合高职院校在技能型人才培养、产教融合中的使命定位,提出要将文章精神与教务处工作紧密结合。
一方面,以“双高”专业群建设为抓手,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师资队伍、完善实训平台,推动花卉生产与花艺等特色专业群向“高水平、国际化、融合型”方向发展,切实把教育强国建设要求转化为专业群提质增效的具体举措;另一方面,立足教务管理职能,在教学改革、质量监控、资源调配等工作中锚定“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目标,引导党员教师以更高标准履职尽责,为学校打造服务区域花卉产业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提供坚实保障。王琦同志与赵春智同志结合实际工作总结分享学习感想。
二、 开展集中学习
赵春智同志领学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他表示,对两部教育领域重要法律、法规的学习让法治精神成为我们履职尽责的“定盘星”。“教育法”明确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划定了教育公平、教育质量的底线要求。这不仅是国家教育方针的体现,更是我们开展教学管理、实践教学的根本遵循。“教师法”,既明确了教师的权利与待遇保障,更强调了‘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的义务。对我们党员教师而言,这部法律既是职业保障的‘护身符’,更是师德师风建设的“硬标尺”。党员同志以这次学习为契机,把两部法律的要求融入具体工作:真正让法治成为推动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三、意识形态研判做好党支部委员补选工作
(一)锚定“政治优先、岗责匹配”原则。重点把控“政治立场的坚定性、意识形态工作的敏感性、业务与党建融合的专业性”,确保补选人员能以正确思想引领教务处教学管理、实训建设、教科研等工作,筑牢高职教育领域意识形态防线。
(二)具体岗位意识形态素养研判。政治方向把控能力。
重点核查候选人是否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能否准确传达党的教育方针是否具备“过滤错误思潮、传递正向价值”的判断力;舆论引导适配性。研判候选人是否熟悉高职教师、学生群体的思想特点,能否结合教务处工作场景将意识形态教育融入日常宣传,是否能突出“立德树人、廉洁从教”的师德内涵,契合支部“深化师德师风建设” 的工作主线;统战政策理解与执行能力。核查候选人是否深刻理解党的统一战线政策,能否针对教务处党外教师开展思想引导,避免出现“重业务协调、轻思想沟通”的问题;风险防范意识。研判候选人是否具备识别统战领域意识形态风险的敏感性,在处理党外教师意见建议时,是否能及时排查并化解可能的思想分歧,维护支部团结稳定,契合“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涵养清风正气”的工作要求。
(三)补选过程意识形态风险研判与应对。严格执行“政治审查前置”,通过支部党员谈话、查阅个人思想汇报、征求群众意见等方式,全面了解候选人在政治学习参与度、意识形态表态一致性等方面的情况,杜绝“政治不合格”人员进入候选人名单。强化选举过程的“透明化、规范化”。通过会前集中学习《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公示候选人意识形态表现、设立监督小组等方式,引导党员以“政治标准为先、岗责匹配为要”理性投票,避免非组织活动干扰意识形态导向。
四、民主议事讨论
(一)研究支委会补选候选人预备人选
教务处支部委员会现有党员12名,其中正式党员11名。按照规定,支部委员会应由5人组成。因工作原因,2名委员离开党支部,为了健全支部委员会,经研究,拟于2025年9月中旬,召开支部党员大会补选支部委员会委员。根据有关规定,教务处支部委员会由5人组成,现有委员3人,需补选委员2人,委员候选人3人。委员补选工作由党员大会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采取候选人数不少于应选人数20%的差额选举办法直接选举产生,支委会提出宋从从、王冬冬、张晓晴同志为委员候选人预备人选(差额1名,差额比例为50%)。
(二)研究支部委员会9月份主题党日活动方案
开展第一学习专题及集中学习,观看灯塔大课堂第六十七课《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组织党员谈认识,谈体会;党支部书记讲授师德师风专题党课;开展师德师风警示教育,组织观看高校教师师德失范典型案例视频并交流研讨;重温教师誓词;民主议事。开展党支部委员补选事宜。意识形态研判做好党支部委员补选工作;传到一系列上级指示;组织观看《“致敬身边榜样 建设更好潍坊”潍坊市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典型事迹》视频;交纳党费。
通过本次会议,教务处支部委员会以“推动师德师风建设走深走实”为核心,将理论学习、法治教育、组织建设与业务推进深度融合,为支部工作高质量开展筑牢了思想根基与组织保障。会议学习“教育法”“教师法”强化法治思维,为师德师风建设划定了“硬标尺”;通过严谨的意识形态研判,确保支部委员补选工作锚定“政治优先、岗责匹配”要求,为健全支部组织、强化宣传与统战工作力量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细化9月主题党日活动安排,将“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涵养高尚师德”贯穿始终,推动党建与教学管理、实训建设、教科研等工作紧密衔接。支部将以本次会议为契机,把会议部署转化为具体行动,以过硬的师德师风、规范的组织建设、务实的业务举措,助力学校“双高”专业群建设与教育强国建设目标落地见效,切实把支部力量转化为服务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成效。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