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荟启明照初心 红途砺行担使命——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教工党支部赴永嘉红十三军教育基地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2025-06-16 14:59:11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的重要部署,近期温州理工学院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教工党支部联合机器人工程学院教工党支部,组织党员教师、民主党派成员及群众代表共20余人,赴永嘉县红十三军教育基地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党委书记白杨带队走进革命旧址,通过实地参观、影像观摩等形式,在历史场景中沉浸式感悟红十三军革命精神,凝聚“红智融合”育人共识。

1

图1  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党员教师、民主党派成员及群众代表合影留念

烽火印迹砺初心 红色血脉共传承。教师们依次参观红十三军纪念馆、军部旧址与烈士纪念碑,在历史的回响中重温峥嵘岁月。馆内珍贵的文物、详实的图文展板与生动的影像资料,全景式再现了红十三军从创建初期的星火初燃,到“浴血隘门岭”“三打平阳”等关键战役的铁血荣光。教师们在讲解员的引领下,驻足凝视斑驳的枪炮、泛黄的手稿、褪色的军旗,聆听先烈们在艰苦卓绝环境中坚守信仰、奋勇抗争的英雄事迹,深刻体悟到革命先辈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抛头颅、洒热血的坚定信念与无畏担当。

2

图2  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与机器人工程学院两院党员在纪念馆研学

峥嵘岁月叩初心 智荟匠心育新人。参观过程中,教师们结合学科特色边听边记、深入交流,将红色感悟与育人使命紧密结合。在专题心得分享环节,党员教师、民主党派成员及群众代表围绕“智荟启明照初心”的教育内涵,结合教学改革、科研创新等工作实际,畅谈如何将红十三军精神转化为立德树人的强大动力。提出以红色文化浸润课堂,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开发特色课程;借鉴“三打平阳”的战略思维,在智能电气研发中建立多维度协同攻关机制。在思想的碰撞中,“以红铸魂、以智赋能”的育人共识愈发清晰。

3

图3  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教师党员在烈士纪念碑前合影

烈士碑前淬忠诚 教育一线擎旗帜。在红十三军烈士纪念碑前,全体人员肃穆列队,在历史与现实的交织中接受精神洗礼。此次主题党日活动既是一次沉浸式的党性锤炼,更是一堂行走的思政课。大家一致表示,将以“四个意识”为指引、以“四个自信”为动力、以“两个维护”为准则,把对革命先烈的追思转化为干事创业的热情,在教学科研岗位上勇挑重担、锐意创新,为学校“十四五”规划目标的实现贡献智慧力量,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教育一线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支部书记寄心语 奋楫扬帆启新程。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教工党支部书记刘莹作总结讲话时指出,红十三军的革命精神是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更是我们教育工作者践行初心的行动指南。她对全体人员提出三点期望:一是要做红色基因的传承者,将革命先辈的理想信念融入育人实践,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二是要做教育创新的奋进者,以“智荟之光”凝聚学科优势,在产教融合、科技创新等领域勇闯新路;三是要做初心使命的践行者,以支部建设为纽带,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打造“红智双融”的特色支部品牌。

展望未来,支部将以“智荟启明”为引擎,以“红途砺行”为号角,把“隘门岭战役”的攻坚智慧转化为突破智能芯片技术壁垒的冲锋之勇,将“三打平阳”的执着精神升华为深耕红色教学案例的匠心之志。全体党员将与民主党派成员、群众代表携手共进,以更高昂的斗志夯实党组织建设,以更精准的培育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以更务实的担当服务地方产业发展,让党旗在教育教学一线始终高扬如炬,以攻坚必胜的信念、续写新篇的决心,在新征程上迈出更坚实的步伐,奏响红色党建与智慧育人同频共振的时代强音!


责任编辑:陈昌足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温州理工学院电气学院教工党支部赴永嘉红十三军教育基地开展主题党日,以沉浸式感悟革命精神,凝聚红智融合育人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