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指示精神,美术学院研究生第二党支部以“丹青映初心·文脉铸党魂”为主题,组织全体党员赴多地博物馆开展沉浸式现场学习。活动旨在把博物馆里的文化历史知识与专业优势相融合,引导党员在中华五千年文明长河中寻根铸魂、以美为媒、以史为鉴,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涵养党性修养、砥砺强国之志。

杨晨雨作品
杨晨雨在参观昌吉博物馆时,被馆藏文物所呈现的多元文化交融格局深深震撼。清吐尔扈特银印、持杯石人等文物,分别体现了清朝与土尔扈特部的紧密联系以及突厥文化的独特魅力。这些文物不仅展现了昌吉历史的连续性,还彰显了丝绸之路交流对昌吉繁荣的重要推动作用。杨晨雨深刻认识到,开放包容是地区发展的不竭动力,而这些文物作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生动体现,有力地证明了新疆各族儿女共同书写了祖国的历史,极大地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刘佳作品
刘佳的无锡博物馆之行,是一场深刻的文化体验。馆内的(元)《朱元璋行书手谕卷》《郑燮兰竹图轴》等珍贵文物,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历史价值,让刘佳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这些文物不仅是无锡乃至江南地区文化传承的见证,更是历史故事的生动载体。刘佳意识到,保护和传承这些文化遗产是每个人的责任。她计划针对清代彩泥塑《蟠桃会》进行插画漫画设计,以创新的方式宣传历史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

郗佳芸作品
郗佳芸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参观时,被馆内的文物精品深深吸引。镶金兽首玛瑙杯、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等文物,不仅展现了唐代高超的工艺水平,还体现了中外文化交流与民族融合的深厚内涵。这些文物作为历史的见证,如皇后之玺对研究秦汉帝后玺印制度的重要意义,以及彩绘仪仗俑群为明代仪仗制度、服饰礼仪研究提供的珍贵实物资料,都让郗佳芸深刻感受到历史的传承与发展。马踏匈奴石刻更是以写实与浪漫结合的手法,展现了西汉征服匈奴的历史,成为中国雕塑史上的巅峰之作。

石佳宜作品
石佳宜对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葡萄花鸟纹银香囊、镶金兽首玛瑙杯、杜虎符等进行了深入的介绍。这些文物不仅在工艺上展现了唐代金银器制作、玉石加工和金属细工的高超水平,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寓意。葡萄花鸟纹银香囊的科学原理比欧洲陀螺仪早约600年,体现了唐代的科技成就。唐三彩骆驼载乐俑和四鸾衔绶金银平脱镜等文物,则反映了唐代胡汉交融的社会风貌、乐舞文化的融合,以及漆器与金属工艺的结合。石佳宜通过这些文物,深刻体会到唐代文化与艺术的完美融合,以及中国古代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
研究生第二党支部以此次“丹青映初心·文脉铸党魂”主题党日活动为契机,强化了“党建+专业+文化”三位一体的育人模式,深化了“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设计做在人民需要处”的实践导向。支部将持续引导学生以党的创新理论丈量传统厚度、以人民立场校准艺术温度、以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标注创作高度,努力成长为“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的新时代红色文艺轻骑兵。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