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学细悟“千万工程”蕴含的科学理念与方法,探寻党建引领乡村规划的生动实践。近日,城乡规划系教工党支部联合“百名青年访谈百名村支书”第一临时党支部,共同带领规划专业学生党员、杭州市源清中学团员代表,深入杭州市余杭区径山村,开展了一场融合党性教育、专业认知与文化体验的主题党日活动。师生们通过以访谈、体验、创作等方式,将青少年实践、文化传承、校地联动与党性教育深度融合,在行走的课堂中感悟乡村振兴伟力。

在径山村,师生们见到了村庄发展的“掌舵人”——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俞荣华。俞书记结合自身经历,生动讲述了径山村是如何抓住“千万工程”机遇,牢牢依托本地深厚的禅茶文化底蕴和优越的生态资源,让径山村从传统乡村蝶变为文旅融合、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示范标杆。师生们围绕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特色产业发展、文化传承创新和青年返乡创业等议题踊跃提问,俞书记的具体解答和经验分享,为党支部成员们上了一堂鲜活生动的“乡村振兴”现场课,让大家深刻理解了基层党组织在推动乡村蝶变中的核心引领作用。

此次活动还特别安排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径山茶宴的学习体验环节,让非遗传承从书本走向指尖。在专业老师指导下,规划系师生、临时党支部成员与径山双溪中心小学的小学生共同学习点茶技艺,在古朴仪式中感悟千年茶道精粹,深刻领悟文化传承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地位。此环节同样也是项目“送教下乡”、“文化共育”理念的生动体现,让乡村少年与大、中、小学生们在共同的文化实践中增进学习交流。

为让更多人看见径山故事,支部成员还共同完成了“1分钟了解 1个千万工程示范村”微宣讲视频拍摄。镜头聚焦径山村优美的生态环境、蓬勃的茶产业、浓厚的茶文化底蕴以及俞荣华书记所讲述的乡村振兴故事,旨在用青少年视角和新媒体语言,生动呈现“千万工程”给径山村带来的翻天覆地变化,将径山经验浓缩成一份可感可知的“振兴密码”。参与活动的浙大城市学院学生彭梦圆说道:“比起坐在教室里学理论,这样的主题党日活动让我真切感受到,‘千万工程’不是抽象的政策,而是村民的笑脸、整洁的村道和传承的文化。”

此次主题党日活动是浙大城市学院“百名青年访谈百名村支书”系列实践的重要一站。通过将支部活动开到乡村振兴一线,师生党员在访谈中汲取智慧,在踏勘中认知空间,在体验中感悟文化,在创作中升华担当,有效提升了党性修养和专业素养。接下来,两支部将继续携手,循“千万工程”足迹,深入更多代表性乡村开展实践,引导师生用脚步丈量乡土、用专业赋能振兴,为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贡献规划力量。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