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自然资源部召开5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会议发布,由土地整治工程教工党支部成员牵头和参与编制完成的《煤矿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技术规范》(GB/T 43934-2024)、《矿山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监测评价技术规范》(GB/T 43935-2024)、《金属矿土地复垦技术规范》(GB/T 43933-2024)和《石油天然气项目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技术规范》(GB/T 43936-2024)等4项国家标准,将于今年8月1日起正式施行。
这是全国首批专门针对正在生产矿山生态修复的国家标准,对生产矿山“边开采、边修复”提出要求,填补了该领域空白。
该4项国家标准是依托党支部白中科教授负责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土地复垦与修复质量标准研究(2017-2020)”以及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团队多年研究的成果,并在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司组织自然资源部国土整治中心、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安徽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中国自然资源经济研究院、中煤科工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单位完成。核心编制成员有白中科教授、王金满教授、曹银贵教授、赵中秋教授、冯宇副教授等5人。
矿山生态修复是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的重要内容,是促进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重要举措,是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有效路径,在统筹生态安全和资源安全、推动矿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4项国家标准充分衔接相关法律法规及行政管理要求,吸纳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适应性管理等国际先进理念,为矿山企业科学开展复垦修复、提高治理效果质量提供了技术支撑,为地方和行业主管部门实施有效监管提供有力依据。
土地整治工程教工党支部长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逐步形成“立足自然资源、融汇地学优势、建设生态文明、打造美丽中国”的治学路径,并始终把服务社会作为不辞之义。近年来,土地整治工程教工党支部支撑自然资源部编制《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指南》《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程实施方案编制规程》《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适应性管理研究》《先进适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科技发展战略研究》,为支撑全国山水工程方案编制和实施做了大量务实的工作,并为《中国山水工程》入选联合国首批十大世界生态修复旗舰项目和全国“三区四带”山水项目实施提供科学依据;先后起草国家、行业、地方标准20余部,为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做出了突出贡献。
CCTV新闻直播间:首批矿山生态修复国家标准8月起实施
https://tv.cctv.cn/2024/05/15/VIDExos81IYfU9QIDp0W3qD624051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