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绵长光阴,化作记忆的唱片;声音传情,歌颂旧日的温暖。本期“留声机”为大家放送“逐光”支教队袁丽敏的故事,传承与发扬英华学子的支教精神。
我叫袁丽敏,是2011级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的毕业生,也是2012年“林芯奖学金”获得者。感谢李观仪先生的慷慨捐献,为上外英华学子设立“林芯奖学金”,鼓励我们一代又一代的英华人投身社会实践,为这个社会贡献我们一份小小的力量。
希望成为那道光
2012年,我们翻译一班的魏玉琦同学与我一起组建“逐光”实践队,成为我们英院朝气蓬勃的支教队伍之一。我们的队伍名字是“逐光”。逐,即追逐,象征我们追逐光芒的脚步从未停止。同时谐音“烛光”,象征我们愿献出自己微弱的力量,照亮更多的地方!我们希望成为孩子们生命中的那一道光!
2013年,我担任“逐光”支教队的队长,带领其他13名同学一起回到我的家乡广西进行支教实践活动。这些支教实践经验改变了我很多想法,也坚定了我从事教育的决心。
支教队在上外食堂前进行摆摊义卖活动
在去支教实践之前,我们队伍开展了很多活动进行募捐及义卖,为广西当地小朋友筹措资金和资源。在2013年炎热的夏天,我们在学校食堂前进行摆摊义卖,在宿舍楼进行“扫楼式”劝说同学们捐赠闲置物品。虽然这个过程很辛苦,但是我们的成果也很多。我们支教队为当地小学成功筹集到15000元的物资,包括各类的书籍以及体育用品,为改善当地小学的教学条件贡献一份力量。不仅如此,我们“逐光”实践队还为该所小学所有的班级都建立了班级小图书馆,更加方便学生们借阅图书,开阔学生的视野。
支教队在宿舍楼进行募捐活动
除此之外,我们也很用心地为学生们进行教材设计及备课。下面的表格是我们为学生一周设计的课程。我们通过新颖的方式,以动画角色为主题,开展语文、数学、英语、阅读、体育、音乐等等不同课程的教授。我们希望能够用有趣生动的课程帮助当地的小学生们培养学习的兴趣,也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外面的世界。我们希望能够在学生们心里种下一颗求学的种子!
支教的过程中也是困难重重。比如,我们每天要步行差不多一个小时才能去到支教的小学,每天课后还需要在学校煮饭,解决生活问题。但是,这些困难对于我们来说,都不算什么。看到孩子们的笑脸,我们就很受鼓舞。看到孩子们叽叽喳喳地问问题,我们就很满足。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和孩子们一起成长!
支教结束之后,很多孩子们都跟我们说,他们长大之后,也要像我们一样考大学,去大城市读书。离别的时候,孩子们还制作了一些礼物送给我们,真是很感动!在整个支教的过程,不仅仅是我们教会孩子们知识,孩子们也教会了我们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老师。
“逐光”支教队 logo
而我的梦想也因为支教实践活动发生了改变。学习翻译专业的我,以前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出色的外交官。支教实践活动结束之后,我发现了自己对于教育的热爱,因此我的梦想也变成了一名教书育人的好老师。为了学习更多的教育知识,我本科毕业之后,选择了教育专业继续深造。
从本科毕业到现在,也有七年的时光了。谢谢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各位老师的培养,让我拥有了扎实的英语基础,和走向世界的勇气。2015年本科毕业之后,我先后读了两个教育类的硕士学位,现在是教育类在读的博士学生。
看见榜样的力量
Chase the Light
李观仪先生是我的榜样!李先生在物质匮乏的年代,还能一直坚持英语教育教学的研究,并在知名期刊如《外国语》、《外语界》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此外,李先生主编的教材包括高等院校英语专业教材《英语》及《新编英语教程》,深深地影响我们英语专业的学子。虽然李先生夫妇收入不算高,但是他们长期从事公益捐款。2009年,李先生夫妇更是将他们大部分积蓄(总数103万)全部捐赠给上外,为广大学子设立“林芯奖学金”。李先生对于教育的热情,对于学生的关爱,一直深深地鼓舞着我。我也希望未来能够像李先生一样,深入进行教学钻研,为教育领域作出一份贡献!
袁丽敏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2011级本科生。毕业后,2016年在香港大学取得授课型教育硕士学位,2020年取得研究型硕士学位。现为教育方向在读博士研究生。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