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21至22日,上海外国语大学和英国莱斯特大学共同主办的“中国大众文化翻译与传播国际研讨会”顺利在线举行,来自国内外知名院校的近300位专家学者相聚云端,共同探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大众文化的翻译与传播研究。
研讨会开幕式由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翻译系主任肖维青教授主持,英语学院院长王欣教授作开幕与欢迎致辞。王欣教授代表上外英语学院对参会的各位专家学者以及来自国内外各高校的论坛发言人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感谢,希望与会嘉宾积极分享交流,共同推进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翻译与传播的研究和发展。此次国际研讨会共有9场主旨发言、1场对谈和14场分论坛。
开幕式会场
会议首日的主旨发言中,美国圣约翰大学的Jeffrey Kinkley教授以“Thoughts on Chinese Popular Culture and Its Global Dissemination,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Crime Fiction”为题进行发言,他认为翻译不仅要跨越汉语和非汉语作品的鸿沟,还要注重犯罪、科幻和历史小说在特定历史文化背景下的考量。诺丁汉大学Hongwei Bao教授的主旨发言探讨了有关跨性别翻译的问题,指出需要关注构建特殊语境下的性别认同,以及如何翻译不同话语下的女性主义等相关文本,并关注其如何影响人们的认知。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蔡佳颖老师以网络文学热门文本《斗罗大陆》为例,讨论中国网络文学发展与其海外传播。她指出中国网络文学的研究学者应当着眼于弥合国内外学术研究的差距,推动其发展及海外传播。当日的主旨发言由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孙会军教授主持并做总结。
主旨发言会场一
22日下午,来自香港城市大学的鄢秀副教授发表大会的第四场主旨发言,主题为“Lust, caution: Cultural transmission and translator’s role in film making”,分享《色戒》电影剧本的翻译过程,探讨戏剧张力的产生,以及译者在促进来自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的艺术家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中所起的作用。中国香港知名译者张菁带来题为“Translating Jin Yong’s Wuxia Martial Arts Fiction: A Multisensory Cinematic Adventure”的发言,指出了金庸武侠小说的地位及其经久不衰的原因,并通过实例,阐述其在翻译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及克服方法。来自卡迪夫大学的Paul Bowman教授介绍了英国媒体文化中对太极拳和气功的翻译,指出“太极”的英文翻译比单纯的语言音译要复杂得多,并比较了新冠疫情前后英国媒体对“太极”一词表述上的转变。来自伯明翰城市大学的姜节泓教授分享了当代艺术展览制作的翻译过程,并指出,翻译的“不准确”恰好成为不同文化和政治背景的人们相互理解、分享和创新的交汇处。该环节的主旨发言由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肖维青教授主持并做总结。
主旨发言会场二
22日傍晚的主旨发言中,来自奥克拉荷马大学的Jonathan Stalling教授向大家介绍了大众文化中古典诗词的翻译,介绍了不同国家如何吸收并翻译中国古典诗词,并向大家展示了English Jueju在世界各地的推广学者模仿中国诗词结构创作的英语诗歌。来自剑桥大学的Heather Inwood教授从中国网络小说中三个层次“世界”的构建出发,研究中国大众文化的独特性,系统介绍了在他国文化基础上创作的中国小说,同时希望更多学者可以把基于不同“世界”创作的中国小说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以此研究中国大众文化的国际传播。该环节的主旨发言由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陈琦副教授主持并做总结。
主旨发言会场三
除了9场主旨发言外,本次会议的一大亮点是以“‘大众’的意义:英语翻译中的中国文学”为主题的对谈。对谈由莱斯特大学应雁老师主持,知名中国文学译者Nicky Harman和Jack Hargreaves参与对谈。Nicky Harman指出,很多国内优秀获奖作品未能得到翻译传播。她以《西游记》等将文学与动画、电影等传播形式相结合的中国文学作品传播为例,分类介绍了各小说类型的翻译传播现状。Jack Hargreaves从传播形式的角度,指出中国文学的流行体裁是短篇小说,而英语国家则偏向长篇小说。他强调外国平台也接纳短篇小说的文学形式,但需要有明确的串联核心和鲜明的特色。随后,主持人、嘉宾和听众就出版社在文学翻译传播中的作用、学术性出版社扮演的角色、机器辅助翻译等话题展开了讨论。
对谈会会场
会议的14场分论坛分别围绕“网络文学译介”“形形色色大众文化译介”“大众传统文化译介”“中国饮食文化译介”“教学中的大众文化传播与翻译”“当代经典类型小说翻译”“影视字幕翻译”“现当代电影传播与翻译”和“数码游戏本地化”等议题展开。分论坛由云南师范大学李彦老师、浙江大学杜磊老师、上海外国语大学蔡佳颖、董冀卿、庄驰原、杨祎辰、唐一辰、李双等几位老师主持。来自布里斯托大学、华威大学、奥克兰大学、香港大学、香港浸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浙江理工大学和上海外国语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和硕博学生相聚云端,分享了各自的研究成果。
在“网络文学译介”主题下,师生们探讨了《天涯明月刀》和《天官赐福》等小说的译介,针对中国网络文学的翻译和传播,翻译的媒介和渠道等问题展开探讨。“形形色色大众文化译介”这一议题讨论了《小猪佩奇》等影视作品在中国的英文新闻话语中扮演的角色,中文歌曲的英译及其经典化问题,中国广场舞文化对于中国文化的形象建设等问题。“大众传统文化译介”模块的发言人分享了电影真人版《花木兰》对中国传统元素的误读,和中西跨文化交际中,中国动画作为媒介所发生的角色转变等话题。“中国饮食文化译介”分论坛将目光投向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探讨了广受欢迎的中餐视频博客如何促进二语学习,中国民族品牌的发展和当前趋势,以及chifas(秘鲁中餐馆)如何作为不断变化的中国文化的一种海外视觉表现而发挥作用。在“教学中的大众文化传播与翻译”分论坛中,学者们分享了荆楚文化融入西方文化课堂的研究;将《我爱我家》与同时期推出的美剧《老友记》对比,探讨了如何更好地翻译中国的作品使其真正“走出去”;以绘本《两个花旦》为例,探讨包含中国特色文化的文本和多模态图片的翻译技巧。
在“当代经典类型小说翻译”主题中,发言人探讨了“电影文学翻译”如何在认识论、美学和技术上影响文学翻译,老舍著作《茶馆》在中国和国际舞台助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过程,以及光瀬龍和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中对人性的探索等问题。“影视字幕翻译”议题关注粉丝配音在主流媒体平台上的发布,中英文两种转录的AD脚本的语境分析,《哪吒闹海》和《大圣归来》等作品的字幕翻译与中国英雄传奇形象塑造。“现当代电影传播与翻译”分论坛讨论了视听产品在出口时可能遇到的文化折扣问题,杨德昌和中国台湾新浪潮电影,中国第五代和第六代导演的作品中英文字幕的运用等话题。“数码游戏本地化”分论坛则关注《动物餐厅》和《三国杀》等手机游戏的翻译,探讨游戏本身语言风格的翻译以及游戏在传播中国大众文化方面存在的问题。
分论坛部分会场
本次国际研讨会在莱斯特大学应雁老师的致辞中进入尾声。应老师首先向所有为研讨会顺利举办做出贡献的师生致以谢意,并高度评价了本次国际研讨会中的来自各个国内外知名院校的专家学者们的精彩发言。她指出,研讨会除了让大家分享、学习、讨论,更重要的是集思广益,之后会有更广更远的探索。希望大家在中国大众文化走进世界这一研究领域,有更精彩的成果。
闭幕式会场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