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4日的上海龙华烈士陵园,清和景明,桃花灼灼。又是一年,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的师生走进龙陵,开展“追寻红色足迹,传承革命精神”主题祭扫活动,通过缅怀英烈事迹、主题班会、沉浸式展演等形式,激励青年学子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致敬英烈:铭记历史 赓续血脉
上午十时,英语学院本科生第一党支部的党员和党章学习小组成员整齐列队,在刻有“丹心碧血为人民”的革命烈士纪念碑前举行祭扫仪式。全体人员肃立默哀并深深鞠躬,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无限崇敬与深切缅怀。

祭扫仪式结束后,同学们走进龙华烈士纪念馆,深入了解256位英烈的感人事迹。序厅“照亮信仰的地方”陈列着一组动态多媒体雕像,分别寓意着“祖国至上”“无私奉献”“锐意创新”的龙华精神。8个展厅陈列设计运用多种高科技手段,以文物、照片、油画、木刻等多种形式向同学们诉说着革命先烈的光辉事迹。其后,同学们自由参观了龙华二十四烈士就义地、龙华看守所旧址、无名烈士墓、烈士墓区,感受先烈们“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赤子之心。
青春接力:主题班会 传承精神
当天,英语学院2023级博士生班开展了清明节主题班会活动。穿过陵园门口的松林石道,同学们步入陵园广场,肃立于纪念碑前,细读龙华烈士陵园碑文,瞻仰两侧宏伟的英雄主题雕像,同园内诸多上海市民共同感受革命先烈“丹心碧血为人民”的英烈精神。随后,同学们进入龙华烈士纪念馆,在文本、文物、图像与影像构筑的动态历史空间中回顾百年党史,研读英雄们的伟大事迹,体悟龙华精神。

薪火相传:双语展演 重温历史
作为外语类院校特色红色志愿实践项目,上海外国语大学与龙华烈士陵园共建“党史教育基地”和“实习实践基地”,并成立“上外英院龙陵青年志愿服务队”。
当天,服务队表演志愿者化身历史人物,用青春诠释着对历史的敬畏与传承,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绽放新的光芒。秋瑾的豪情壮志、向警予的英勇无畏、何孟雄与缪伯英这对英雄夫妇的坚贞爱情与革命信仰,被他们演绎得淋漓尽致,仿佛让观众穿越时空,与先烈们进行了一场心灵的对话。音乐播放志愿者虽隐于幕后,却以精准的音乐节奏和情感渲染,为这场表演注入了灵魂。

活动结束后,同学们深有感悟。历史因铭记而永恒,精神因传承而不灭。当下的幸福生活离不开革命先辈们的奋斗与牺牲。新时代有新的责任与使命,今日之青年,必将以先烈精神为灯塔,传承红色基因,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书写属于新时代的华章。

学生感想:
一封封饱含热血的书信、一件件珍贵的遗物,都在诉说着烈士们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他们为了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幸福,不惧艰险,慷慨赴死。这次祭扫,让我真切认识到如今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身为新时代大学生,我定会铭记历史,努力学习,以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不负先辈的牺牲与期望,为祖国繁荣贡献力量 。
——钱逸凡
碑林静默,松针垂下的是默默的泪。指腹抚过青苔斑驳的石刻,那些名字在春寒里慢慢苏醒,洇开血色的温度。清明风掠过玉兰枝头,散落一地未寄出的家书。三月的阳光漫过铜像的眉眼,照不暖的是心中的悲戚。他们依然保持着冲锋的姿势,在21世纪的晨光中凝固成永恒的年轻。“丹心碧血为人民”,朱漆早已剥落的誓言,却仍在陵园深处回荡。火红的杜鹃从砖缝里挣出,像无数支未熄灭的火把,灼烧着后来者潮湿的瞳孔。
——郑沁艾
清明时节,烈士陵园的桃花灿烂如霞。透过一张张照片、一纸纸书信,烈士们的音容宛在眼前。在烈士墓地里,我看到烈士精神在代际间传递,一朵朵鲜花表达了我们对烈士的缅怀。正是先烈们前仆后继,抛头颅洒热血才有我们现在美好的生活。从来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作为新时代的共青团员,我们应赓续先烈精神,在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贡献属于自己的力量。
——郑琳玉
演员声情并茂的表演、抑扬顿挫的语调与我播放的音乐完美融合,一下下重重地叩击在我的心间。转头望去,孩子们有的戴着鲜艳的红领巾,有的手捧鲜花,还有的坐在轮椅上。但就在那一刻,所有人仿佛都与演员一同穿越时空,回到了向警予所处的峥嵘岁月。孩子们的神情各异,有的表情凝重而严肃,有的小脸因激动涨得通红,有的刻意挺直了腰板,尽显庄重,还有的早已热泪盈眶……望着这一群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们,我深切领悟到了此次志愿服务的价值,也深刻感受到历史教育所蕴含的深远意义。
——张宇菲
一位老者锐评我是最“学生”的缪伯英,也有第一次见面的学长夸赞我很有演戏天赋,小朋友真的会专心致志地盯着你……有那么一个瞬间,我似乎真的与缪伯英的灵魂相遇。感谢当初鼓起勇气报名的自己,感谢没有中途放弃的自己,如果有下次,我应该还会再去吧。
——汪岳
饰演向警予烈士,我深感责任重大。这不仅仅是对台词的熟记于心,更是一种信念感的传递。为了更好地诠释这个角色,我去了解了烈士的生平事迹,一遍又一遍地排练,将前辈的话语中所蕴含的情感和力量,融入到我的肌肉记忆之中。看到前来观看的同学们眼中闪烁着泪花,观众们愿意停下脚步,认真地倾听,甚至反复观看前辈们的展位事迹,我深感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
——黄子馨
作为音乐播放志愿者,我深刻感受到革命先烈的崇高信仰和无畏精神。缪伯英、何孟雄夫妇以生命践行理想,用热血书写忠诚,他们的故事让我明白了信仰的力量有多么强大。他们是后代学习的楷模,他们的精神应为后代所传承。看到现场的观众们,特别是很多小朋友,聚精会神地看着我们的展演,我明白了革命精神世代相传的意义。
——潘瑀珊
从鸦片战争爆发后的救国运动,到中国共产党在上海的诞生,女杰秋瑾、“无产阶级的先锋,劳动运动的健将”李启汉、商务七烈士、中国第一位女党员缪伯英等革命先烈们响应信仰的召唤,坚守信念,不畏艰险,为中华人民解放奉献自我,尽情彰显龙华烈士李主一诗歌中“君子品,美人妆,体态风流晚节刚”的骨气与品格。最让人动容的言辞之一当属陈乔年烈士就义前的慷慨陈词——“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享受前人披荆斩棘的幸福吧!”我们当下的幸福生活离不开革命先辈们的奋斗与牺牲。
——王靖民
文案 | 王宝仪 王靖民
供图 | 各支部
排版 | 刘昕玥
编辑 | 高立新
审校 | 张文洁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