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赛回顾 | 首届上海市大学生中华文化口译大赛决赛暨颁奖典礼顺利举办

发布时间:2023-10-12 14:30:21

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伟大精神,提升上海市大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以及国际传播能力,在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和上海市外文学会的指导下,上海外国语大学发起主办、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协办、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及英语学院课程思政研究分中心承办的“首届上海市大学生中华文化口译大赛”。参赛对象为上海地区高校英语专业或翻译专业的本科生,比赛内容涵盖中国文学、历史、地理、概况、外交外事、时事新闻等,包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中国当代文化相关内容。本次决赛主题聚焦上海文化,短短20分钟的对话口译内容涵盖了海派文化、红色文化和江南文化三个部分,突显了上海“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和“开放、创新、包容”城市品格,充分体现了上海文化的精髓和特色。

决赛

9月24日下午,首届上海市大学生中华文化口译大赛决赛于上外松江校区国教中心一楼报告厅举行,共有来自上海市7所高校的10名选手进入到决赛环节。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刘芹老师、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商务外语学院温建平老师、华东政法大学外语学院余素青老师、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高航老师、上海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张滟老师以及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王欣老师、侯靖靖老师和万宏瑜老师出席本次大赛并担任评委。

评委老师及出席嘉宾

本届大赛的题目设计与专业指导由上海外国语大学汤敏老师团队担任。决赛分为译员素养问答和对话口译表演赛两个环节。第一环节考察译员的人文素养、政治素养和职业素养,通过选择题和简答题的形式,对译员的英语国家文学文化概况类知识、“理解当代中国”主题相关知识以及口译实践中的应变能力进行了评估。选手们在答题的过程中展现出丰富的知识储备和优秀的专业能力。第二环节选手们担任口译员,为中外嘉宾的对话进行交替传译,充当沟通的桥梁纽带。通过他们的口译,现场观众们得以与对话者一同坐上时光机,感受海派文化的前世今生。八位专业评审严格按照大赛标准对每位选手的两轮表现进行打分。

颁奖典礼

本次大赛经过初赛、复活赛和决赛共三轮的精彩较量,大赛现场评选出特等奖一名、一等奖三名、二等奖六名、三等奖六名。

在颁奖环节,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刘芹院长代表全体评委对选手的表现进行了精彩点评。她对选手们给予赞赏与肯定的同时,也指出了选手们比赛过程中体现出的问题,点明了改进空间。她指出,口译的成功不仅依赖于扎实的双语基本功与翻译技巧,还取决于口译员的知识储备和译前准备工作。她对选手们提出了殷切期望,提醒选手们从译员着装到翻译准确度、流畅度等各个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并在学习与翻译实践过程中不断积淀中华文化素养,提升跨文化交流理解能力。


刘芹老师点评

上海外国语大学教务处处长金慧老师以及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华东大区营销经理金竑彦老师也参加了本次比赛,为选手们颁奖并合影留念。

全体参赛选手与评委及嘉宾合影

首届上海市大学生中华文化口译大赛圆满落下帷幕。本次大赛立足上海文化传播的同时,贯彻落实了“提升专业学生对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的了解,提升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力、沟通力和表达力”的大赛宗旨,也承担起了“助力培养外语能力精湛、人文学养深厚、思想能力突出、中外文化融通、跨文化传播能力卓越的新时代外语专业拔尖人才”的厚重使命,以公平的赛制、专业的评审以及兼具挑战性与启发性的赛题,为观众们带来了一场中外交融的文化盛宴,也为上海高校大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鼓舞更多青年学子用更敏锐的才思、更动人的声音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


相关推荐 换一组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及英语学院课程思政研究分中心承办了“首届上海市大学生中华文化口译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