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英语学院人文实验班开启立体课堂系列课程

发布时间:2021-03-22 15:58:13

英语学院人文实验班在人才培养路径方面不断探索,建构立体课堂,打造多维度育人环境。2021年3月13日下午,英语学院与上海图书馆合作开设的“东西之间”系列课程在上海图书馆徐家汇藏书楼如期开启第一讲。

徐家汇藏书楼创建于1847年,是上海现存最早的近代图书馆,也是清中叶以后西学东渐和东学西传的重要津梁,现为上海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学院33名同学在肖一之老师和3位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在这所绵延百余年的藏书楼中度过了一段徜徉东西方历史的精彩之旅。

课程正式开始前,同学们于一楼展厅参观了“历史的底稿”珍稀报刊展。报刊展汇集了国内外的重要报刊杂志,如国内的《文汇报》,英国的《卫报》《泰晤士报》,法国的《世界报》等等。同学们不仅了解到了当时报刊的内容信息与制作排版,还仿佛随报刊共同经历了一遍其记载的历史重大事件,是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之旅。


徐家汇藏书楼内景


参观结束后,英语学院王欣院长进行了讲话。在对徐家汇藏书楼为同学们提供珍贵学习机会致以感谢后,王老师展开介绍了英语学院于2010年开始实施的英语教育人文化改革以及人文实验班的人才培养理念,强调与上图徐家汇藏书楼合作开设的课程是学院系列人文课程的有益补充,立体化的课堂构建能够带来深度的学习体验,对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与底蕴起到了良好的支撑作用。




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副主任沙青青老师也向同学们介绍了藏书楼的基本情况,希望藏书楼的资源能被公众有效利用,并欢迎同学们今后来藏书楼参观学习。



此后,徐家汇藏书楼的徐锦华老师介绍了徐家汇藏书楼悠久的历史,并带同学们参观了藏书楼的阅览室和西文书库。西文书库仍保留着传统欧式藏书室的布局,历史悠久,藏书珍贵丰富,旧版外文文献约56万册,很多外语字典,珍贵典籍也收藏于此。藏书楼目前也正在进行数字化人文项目,很多英语报刊已经有电子版可以查阅。接着,在“徐家汇藏书楼馆藏概览与利用”讲座中,徐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公共图书馆的职能,历史文献资源的建设,电子资源的使用方法等等,同学们都收获颇丰。



课程的最后是馆藏珍稀文献的展示与互动。徐老师用《中国图说》中所记载山东古塔形象在欧洲典籍中的流变故事给同学们讲述了图书的文本形式以及翻译对文本信息的影响。



同学们还看到了珍贵的《圣母玛利亚时祷书》《凡•德•赫姆地图集》以及1800年前后英、法羊皮法律契约文书原件,并近距离观赏触摸了复制品。


此次徐家汇藏书馆之旅作为“东西之间”系列课程的良好开端,使同学们受益良多,也体现了英语学院对人文化改革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探索,对相关人文课程的建设工作也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后续课程将于4月和5月陆续展开,未来英语学院也将深化与上海图书馆的合作,充分利用上图的资源推动学院的拔尖人才培养与人文化教学改革,不断提高学院整体的人才培养质量。




相关推荐 换一组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2021年3月13日下午,英语学院与上海图书馆合作开设的“东西之间”系列课程在上海图书馆徐家汇藏书楼如期开启第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