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英华人文系列讲座”第201讲在松江校区举办。本次讲座特邀加州州立大学(北岭)教育学院终身教授、中国所终身荣誉所长苏智欣教授,以“英华校友&在美华人学者的比较教育生涯——40年经验回顾与分享”为主题,为师生带来一场教育比较研究的深度对话,并深化英语学院校友工作与学术交流的联动效应。
学术盛宴:
四十年比较教育研究的沉淀与启示
作为英语学院优秀校友,苏智欣教授结合个人学术与工作经历,系统回顾了中美教育交流合作的历程。从1981年在中国教育部推动两国教育项目,到1984年赴美师从比较教育学家约翰·古德莱得,再到长期担任中美教育交流机构负责人,她以“师范教育”“科学教育”“杜威思想本土化”等课题为切入点,通过实证数据与跨文化案例,揭示了中美教育体系在理念、实践与政策层面的异同。讲座中,苏教授特别分享了翻译与编辑古德莱得经典著作《为称作学校的地方培养教师》的学术历程,强调译作对中国教育改革的借鉴价值,并呼吁青年学者以比较研究推动教育创新与国际合作。
校友联动:
捐赠译作助力教育公益与校友文化传承
讲座结束后,苏教授向英语学院“爱心阅览室”捐赠其译著《为称作学校的地方培养教师》,学院向苏教授颁发捐赠证书。此次捐赠不仅丰富了阅览室学术资源,更体现了校友对母院人才培养的持续支持。
未来展望:
共筑情感共同体、学术共同体、发展共同体
本次活动现场交流热烈。苏教授以生动的学术叙事与真挚的教育情怀,激发了青年学者对比较教育研究的兴趣,也为学院国际化人才培养与校友资源整合注入新动力。英语学院校友会将继续以“服务校友、服务母校、服务社会”为目标,积极打造校友与母校情感共同体、学术共同体和发展共同体,助推校友的事业发展。
供稿 | 英语学院校友中心
摄影 | 庄莹
排版 | 刘昕玥
编辑 | 高立新
审核 | 秦立鹏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