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18日下午,第十九期“上外-莱斯特翻译研究沙龙”在Microsoft Teams线上会议平台顺利举行,30余位师生参与了本期云端沙龙。本期沙龙主讲人是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翻译学方向的钱家骏博士,他以《外语教学与研究》的投稿经历为例,以翻译过程研究中的两大研究范式为出发点,介绍了自己的选题思路,并结合对小同行、外审专家、编辑部意见的回应,为大家呈现了完整详细的选题演变和学术写作修改过程。
钱家骏博士首先以Daniel Gile在2020年日本口笔译论坛上的发言为起点,介绍了理论对于实证研究的重要性以及实践者与研究者对于理论的态度。他认为理论在研究中的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理论既可以用于提出研究问题,例如卢植和郑有耀(2022)基于直译假说(literal translation hypothesis)和递推模型(recursive model)探究隐喻视译的认知加工模式;也可以解释数据分析结果,例如 Kuang & Zheng(2022)在讨论部分利用认知心理学理论解释交传笔记和交传表现之间的关系。效应应用研究(effects application research)遵循归纳范式,注重生态效度,不一定要依据某科学理论形成研究问题;理论应用研究(theory application research)遵循演绎范式,强调精确的变量控制,多基于已有理论假设形成研究问题。现有翻译过程研究多是基于数据的归纳范式,演绎和溯因范式较少,且研究环境一般介于自然环境和实验环境之间,究竟是确保良好生态效度还是更精准的变量控制,取决于学者的哲学立场和研究问题。
接着,钱博士分享了他的选题思路和建议。他认为选题之初就应基于研究的哲学立场,明确研究类型(效应应用或理论应用)。他指出自己的这篇论文属于效应应用的范畴,即通过数据进行理论归纳。钱博士建议紧密跟踪前沿学术讲座,国际学者一般会介绍尚未发表的最新研究成果,可从学者思路中获得启发,从细颗粒视角提出更加精细化的研究问题,避免理论饱和。钱博士认为要深入观察自己已收集的数据特征,用已有文献佐证,梳理正反观点,从而控制实验中的混淆变量。
随后,钱博士重点介绍了论文撰写过程中的引言和文献综述的写作难点和注意事项。他以体裁分析领域国际著名学者John Swales(1990)的CARS模型为例,指出引言的难点在于如何合理地呈现自己研究的创新之处(niche)。他结合学术小同行的修改建议和自己的反思,以初稿、修改稿和投稿版引言部分的修改思路为例,提醒大家需要注意避免文献堆砌、逻辑不清、核心问题不突出、详略不当等问题。在文献综述部分,他认为有效的小标题命名有助于厘清研究现状,并强调需要将与研究问题高度相关的内容放进文献综述。
最后,钱博士分享了审稿流程、外审专家及编辑部的意见和他的回应策略。外审意见主要包括论文标题、选题范围、实验设计和数据质量与汇报等方面。钱博士以两处修改为例,呈现了如何回应外审专家的意见。针对外审专家提出的该研究讨论不深入的问题,钱博士补充了有关工作记忆和专长的理论,从而增加文章的理论深度;针对专家对实验干预的质疑,钱博士在回应中明确该研究的哲学立场,论证实验设计的合理之处。另外,稿件要有清晰的行文论证思路,凸显的文章重点和独特之处,文章的标题、摘要、引言、研究发现的讨论都要环环相扣。
本次沙龙的问答环节讨论热烈,主讲人和听众主要围绕论文选题、期刊选择、数据结果、文献综述写作和中英文期刊论文投稿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探讨。就论文选题方面,钱博士建议多通过邮件方式和国内外学者交流讨论某研究领域是否已经达到理论饱和,以及该选题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就期刊选择方面,钱博士认为可通过咨询有投稿经验的前辈和期刊发文特色,高效地选择合适的期刊。就数据结果而言,他认为严谨的实验设计下若出现数据不显著(即阴性结果),也是对学术界的一种贡献。就文献综述写作而言,实证研究者可根据研究问题的自变量来确定小标题,这样操作性更强。谈及中英文期刊论文投稿注意事项,钱博士认为中文文章尤其要注重衔接连贯问题,因为汉语没有明显的衔接标记语;而英文文章更关注用词的精确性和数据分析的严谨性,当然审稿专家意见的严厉程度与期刊的档次也有关。
沙龙总结环节,肖维青老师和应雁老师肯定了钱博士深入浅出且详略得当的讲解以及精准的时间把控能力,鼓励青年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加深对教学和研究的融合。
推荐文献
[1] 卢植, 郑有耀. (2022). 隐喻视译的认知加工模式——眼动追踪和译语分析的证据. 外语教学与研究, 54(01):115-127.
[2] Kuang, H., & Zheng, B. (2022). How does interpreting performance correlate with note-taking process, note-taking product and note-reading process? An eye-tracking and pen-recording study. Across Languages and Cultures, 23(2), 167–186. https://doi.org/10.1556/084.2022.00281
[3] Calder, B. J., Phillips, L. W., & Tybout, A. M. (1981). Designing research for application.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8(2), 197-207. https://doi.org/10.1086/208856
主讲人简介
钱家骏,博士,现为上海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系教师,美国肯特州立大学翻译与翻译技术研究与创新中心成员(CRITT)。研究方向为翻译技术、翻译过程和语料库翻译学。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项目1项。担任ESCI期刊Asia Pacific Translation and Intercultural Studies匿名评审。研究成果已发表于《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外语界》《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下期预告
“上外-莱斯特翻译研究沙龙”是英语学院在地国际化的成功尝试,至今已顺利举办十九期。第二十期“上外-莱斯特翻译研究沙龙”将于2022年12月23日举行,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生张鑫将为大家带来题为“晚清上海口译史研究——公共租界会审公廨中的法庭口译与华洋角力”的汇报,敬请期待。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